冬季节老年人应如何养生保健
冬季节来临,天气逐渐转凉,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此时,老年朋友应做好秋冬季节养生保健工作,特别不要忽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下面介绍一些常见问题的宜与忌:
1、饮食调摄,科学合理
冬季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因为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故以补心气、固肾气。饮食宜温热,但不可过热。忌食生冷和粘硬食物,以防损伤脾胃。民谚云: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因此,早上可煨生姜服少许,以驱风御寒。还要注意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摄取,适量食胡萝卜、油菜、菠菜、绿豆芽、枣、核桃仁等。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阳虚之人应适当多食些羊肉、鸡肉、鹅肉,以补虚益气、养胃生津。
2、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中医素有食补不如气补之说。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气补或动一动就是运动。冬季昼短夜长,阳光微弱,应多在室外锻炼,以补阳光照射不足。在冷空气中活动可增强神经调节机能,提高造血功能和抵抗力,但锻炼不宜出大汗,以防感冒。避免在大风、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中锻炼。
3、生活规律,起居有常《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
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以养*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迟起以养元气,日出而做,以避严寒,求温暖。衣着要暖和、宽松、柔软。
脚要保暖,睡前用温水洗脚,并搓脚心100-200次,以补肾健脑。总之,冬季宜养藏为本,强肾助阴,以顺应自然,御寒健身。
1、忌日晒过长
日晒过长会损伤皮肤,使大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微生物侵袭*,造成感染,还可引起视力减退。
2、忌“小疾”不治老年人如遇感冒、咳嗽、头疼、心慌等“小疾”,又是在冬季,必须及时治疗,以防患于未然。
3、忌洗浴过频冬季空气干燥寒冷,许多老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误以为是由于不清洁所致,于是每天洗浴一次,结果越洗皮肤越干燥脱屑更多。其实老人冬季5、6天洗浴一次最宜。
4、忌嗜烟好酒冬季老人喜欢边吸烟边聊天边看电视,由于冬季关门闭户,烟雾不易外散,对*十分有害。有的老年人喜欢喝酒御寒,往往贪杯成瘾。由于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酒后体虚,外寒之邪乘袭,寒热错杂,给心、脑、肺造成损害。
5、忌活动过剧适当的体育运动是强身健体、防病抗老的重要手段,但老人不宜做剧烈运动,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若运动后头晕、头疼、四肢乏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那就说明运动量过大,要注意减少运动量,甚至暂时停止运动。
6、忌取暖失度冬季天寒地冻,老人怕冷,喜欢用热水袋贴身而卧,这样会引起皮肤红斑或烫伤,所以只要室温达到18~25摄氏度即可。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一个人要怎样变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
-
白领的通病,常抡胳膊 ——肩颈不再疼!当今社会属于大经济时代,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长久的“白领式”工作,于是长期面对电脑、坐姿不良引发的肩颈疾病的问
-
关于我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您所关心的都在这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分别于3月17日和4月14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权威专家解答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信息。
-
痔疮是会呼吸的痛 治疗外痔用什么药?稍有不慎,痔疮这种讨厌的疾病就可能缠上任何一个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轻人喜欢坐在电
-
得内痔吃药有用吗?直达患处,药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疮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疮的种类中,得内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内痔怎么办,患内痔吃些什么药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内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