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新知

骨质疏松:合理补钙剂

骨质疏松:合理补钙剂

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人严重缺钙,日摄入量仅为标准的50%,中小学生缺钙比例更高,所以补钙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应用的钙剂品种繁多,但可将其分为三类:

传统沿用的化学钙:如多种钙、钙素母、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碳酸钙等。这类纯化学钙剂都因含钙量低,要达到补钙的日需量,往往要服片剂10─40片,如长期服用很不容易坚持。

海洋生物钙:如生牡蛎钙、活性钙等。什么叫活性钙?活性钙是日本传入的一类制剂的总称,活性即形容其钙制剂良好有效,国内除沿用日本"活性"两字外,有的药厂还有"活力"或"强力"字样。活性钙是以海洋生物牡蛎壳为原料,经特殊工艺使其离子化,经粉碎而成,为水溶性的易被*吸收。活性离子钙在胃液作用下,能最大程度解离成钙离子而迅速吸收。有的药厂应用酸处理的称可溶性牡蛎钙,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但也不排除可能含有污染的有害金属的不利方面。

其它钙制剂:骨粉、蛋壳等,含钙量不一,有人认为这类钙难于被*吸收,故不是理想的钙剂。

补钙应根据不同的年龄与生理情况供给。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量,其中钙为:初生至6个月为400毫克;7个月─2岁为600毫克;3─9岁为800毫克;10─12岁为1000毫克;13─15岁为1200毫克;16至成年人为800毫克;孕妇为1000毫克; 哺乳妇女为1500毫克;老年人为800毫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食物不同, 每日应补钙量也有所区别。 如果说中国人的人均膳食含钙量偏低, 约400毫克/日,那么每天应从钙剂中补充400毫克,即达到800 毫克较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