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店多有“猫腻”
96%保健品店有“猫腻”
合肥市的汪先生这两天有些郁闷,花了1600元买的瘦身保健品,网上一查却是“假货”。原来,他于3月22日在合肥市长江西路某药房购买了海南中兴天然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极消脂丸”等3款瘦身保健品。网上查看后,却发现这家企业早被吊销了生产许可证。 “去年1月份就被吊销了许可证,现在产品竟还在市场上卖! ”汪先生显得很气愤。
马鞍山市的赵女士遭遇了同样的“烦恼”。去年11月30日,赵女士在当地某著名连锁药店买了“金麦利”牌“深海鱼油”和“大豆卵磷脂”各两盒,后来在网上一查,“深海鱼油”冒充了另一个品牌的批准文号,而“大豆卵磷脂”包装上的批准文号,网上根本没有,是伪造的。遭遇欺骗的还有省城安居苑小区的彭老先生,他最近从广播上听说了一种名为“净血酶纳豆胶囊”的“神药”,广告上宣称能让偏瘫患者重新站起来,几经打探和了解,原来这种产品不是“药”,只是普通的保健食品。
汪先生等人的遭遇,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保健品“冒牌货”很多,其中有两种现象相对比较普遍,一种是以非保键品冒充保健品销售,一种是以保健品冒充药品销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去年11月份对全国176家保健品店调查发现,有96%以上的保健品店销售的产品存在以非药品冒充药品销售的现象。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公布的2009年全国各级消协组织统计受理投诉情况显示,去年保健食品投诉量同比上升 22.6%,位居投诉增幅第四位,保健品已成为当年全国消费投诉的七大热点之一。
温情陷阱笑脸“宰客”
近日,合肥市方女士反映,她年过六旬的姑父得了胃癌,从六安农村来合肥看病,在医院排队检查时免费得到一份没有刊号、报社名称和地址的报纸,上面宣传的是一种所谓“抗癌新药”,老实巴交的姑父以为找到了“救命药”,竟拿出看病的3000元买了一个疗程的药。后来发现,这种“抗癌新药”的外包装上,竟然标明是“健”字开头的保健品。
如今,市场上保健品的促销活动五花八门,比较流行的方法是所谓专家、名医走进社区、宾馆、酒店等场所,开展健康讲座、免费义诊、免费体验等活动,向老年人发放宣传单和小广告,并以“赠药”、“送小礼品”等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保健品是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具有治疗作用,而将保健品混同于药品宣传,是不法厂商的惯用“伎俩”。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一个人要怎样变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
-
白领的通病,常抡胳膊 ——肩颈不再疼!当今社会属于大经济时代,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长久的“白领式”工作,于是长期面对电脑、坐姿不良引发的肩颈疾病的问
-
关于我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您所关心的都在这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分别于3月17日和4月14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权威专家解答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信息。
-
痔疮是会呼吸的痛 治疗外痔用什么药?稍有不慎,痔疮这种讨厌的疾病就可能缠上任何一个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轻人喜欢坐在电
-
得内痔吃药有用吗?直达患处,药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疮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疮的种类中,得内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内痔怎么办,患内痔吃些什么药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内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