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路小腿就疼 是血管有问题
“走一会儿路小腿就疼,只好停下来。”这种现象在上了年纪的人中很常见,但知道这是一种病,并且为此去就医的人并不在多数。事实上,这就是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是由于下肢血管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闭塞,在运动时肌肉会收缩,狭窄的血管腔不能供应足够的血液,使得缺血的症状加重,表现为“腿疼、走路瘸”的症状。如果休息一会,肌肉放松、血运好转了,疼痛就会减轻或消失。如此反复,医学界管这种现象叫做“间歇性跛行”,是外周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典型表现。
近年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治疗比较困难。尤其对于弥漫多处病变以及广泛的小血管闭塞者,药物及外科手术治疗显得相当棘手。很多研究表明,运动疗法可以诱发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血管内膜、增加血流量,使间歇性跛行的症状明显改善。
运动疗法具体如下:一般在类似于跑步机的机器上进行,先调出合适的坡度和速度,要保证在这样的强度下,运动3—5分钟就会出现小腿酸胀的感觉。如果没有出现,说明运动强度不够,还需要再加大运动量。在出现上述的不适感觉后休息5分钟,待其消失后再次重复上述运动,出现不适后再休息,如此循环。刚开始训练时,每次进行半小时,1—2个月后可延长至50分钟。
很多研究表明,如果每周能坚持上述运动在3次以上、每次超过30分钟,初始训练4周后,疗效就能显现出来,训练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如果持续6个月或以上,患者的无痛行走距离可以增加180%,最长行走距离增加120%,最大行走时间延长150%。
应该说,不管接受手术治疗与否,所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都应坚持运动训练。尤其是血管病变弥漫,无法手术者,更要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坚持运动疗法。如能在专科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效果会更好,一是可以准确调整运动强度;二来可以监护心电、血压,以免运动中发生意外。
间歇性跛行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死亡率密切相关,因为他们具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运动疗法不仅可以改善间歇性跛行,还能控制血压、改善血脂、减轻体重等,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一个人要怎样变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
-
白领的通病,常抡胳膊 ——肩颈不再疼!当今社会属于大经济时代,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长久的“白领式”工作,于是长期面对电脑、坐姿不良引发的肩颈疾病的问
-
关于我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您所关心的都在这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分别于3月17日和4月14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权威专家解答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信息。
-
痔疮是会呼吸的痛 治疗外痔用什么药?稍有不慎,痔疮这种讨厌的疾病就可能缠上任何一个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轻人喜欢坐在电
-
得内痔吃药有用吗?直达患处,药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疮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疮的种类中,得内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内痔怎么办,患内痔吃些什么药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内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