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机和脑瘤存在一定关系
随着我国国民人均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民用无线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必备的通讯工具,从青少年到老年,使用手机的人数正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七亿。手机在通话过程中发出的高频电磁辐射是否会对*健康构成危害,已成为各个方面关注的焦点。
手机辐射对*有没有害?对此,马拉松式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前不久,英国专家的最新研究发现,手机的致癌性可能比香烟更强。这也成为迄今为止关于手机对*健康危害最新、最严重的警告,由此将人们对手机辐射的关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第1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前夕,笔者就手机辐射与脑瘤的关系采访了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安民教授。
■电磁波辐射因波长不同而对*产生的伤害不同
李安民教授介绍说,电磁波辐射分为两大类,一是电离辐射,称为高能射线,如物理学核医学上应用的x、α、β、γ射线,宇宙射线;二是非电离辐射,称微波辐射,频率在0.5 MHz - 100GHz之间。手机的辐射频率为890-900MHz,属辐射能较大的微波辐射。
电磁波辐射由于波长不同而对*产生的损害也不同。生物化学效应是高能射线电离辐射时主要的损害机制,即直接作用于*细胞的化学分子内部,引起化学键的畸变、断裂。电化学效应和热化学效应是微波的非电离辐射对*的主要损害机制,与电离辐射的生物化学效应相比而显得对*损害相对较弱。其辐射能作用于极性化学分子的整体,过强的辐射同样导致细胞内生物化学过程的误差,引起细胞的损害。
■手机辐射对*健康有害论
李安民教授说,手机辐射对*是否造成伤害,目前存在两种观点截然对立的群体。认为辐射有害论的代表群体主要有部分医学、生物学专家、环保专家。去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监督进行的一项大规模国际研究称,长期使用手提电话,可能会增加罹患脑癌的风险。英国教育部禁止16岁以下的学生使用手机,理由:神经系统还未发育完全,头颅小,颅骨薄,接受电离辐射强度高、损害重。德国埃森大学安德雷博士对593名视网膜黑色素瘤患者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经常使用手机患病率是较少使用手机的3倍,解释为头部是手机辐射的主要区域,视网膜属于脆弱的神经组织。伦敦大学研究人类脑神经及细胞的盖尔教授撰文指出,让正常的白鼠连续接受4小时频率范围与手机辐射近似的无线电波辐射后,白鼠的脑细胞、DNA结构均有被破坏的迹象。提醒人们手机辐射造成大脑肿瘤基本上是可信的。美国马里兰州神经学家克里斯托弗·纽曼教授声称,从1992年到1998年期间,由于必须和病人保持联系,他每天都要使用几个小时的手机,到了1998年3月,他的右耳后部被查出长了一个脑瘤,为此对手机制造商摩托罗拉公司提出指控。由于案件涉及1亿美元的经济赔偿和7亿美元的罚款,在美国轰动一时。尽管法庭最终决定在纽曼案件中不对摩托罗拉公司进行起诉,但脑瘤患者争取手机制造商赔偿的努力并没有因此中断。
■手机辐射对*健康无害论
认为辐射无害论的代表群体主要有部分医学、生物学家、手机生产厂商、电讯专家。 2000年岁末,国际权威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了8名医学专家历经5年完成的一项调查报告,内容是对900名手机使用者长期随访后认定脑瘤发病率与使用手机无关。英国手机生产巨子沃达丰表示,目前进行的对手机辐射最全面的研究表明:手机与发射基站都对*无害。但他从不反驳手机与脑瘤之间有关联,声称需要进一步研究。新加坡通讯专家对手机辐射进行严格测试结果表明,手机对周围物体辐射升温不会超过0.15 ℃,WHO规定最严格的热损伤升温标准为0.25 ℃,因此手机对*不会产生严重危害。
手机辐射对*有没有害?对此,马拉松式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前不久,英国专家的最新研究发现,手机的致癌性可能比香烟更强。这也成为迄今为止关于手机对*健康危害最新、最严重的警告,由此将人们对手机辐射的关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第1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前夕,笔者就手机辐射与脑瘤的关系采访了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安民教授。
■电磁波辐射因波长不同而对*产生的伤害不同
李安民教授介绍说,电磁波辐射分为两大类,一是电离辐射,称为高能射线,如物理学核医学上应用的x、α、β、γ射线,宇宙射线;二是非电离辐射,称微波辐射,频率在0.5 MHz - 100GHz之间。手机的辐射频率为890-900MHz,属辐射能较大的微波辐射。
电磁波辐射由于波长不同而对*产生的损害也不同。生物化学效应是高能射线电离辐射时主要的损害机制,即直接作用于*细胞的化学分子内部,引起化学键的畸变、断裂。电化学效应和热化学效应是微波的非电离辐射对*的主要损害机制,与电离辐射的生物化学效应相比而显得对*损害相对较弱。其辐射能作用于极性化学分子的整体,过强的辐射同样导致细胞内生物化学过程的误差,引起细胞的损害。
■手机辐射对*健康有害论
李安民教授说,手机辐射对*是否造成伤害,目前存在两种观点截然对立的群体。认为辐射有害论的代表群体主要有部分医学、生物学专家、环保专家。去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监督进行的一项大规模国际研究称,长期使用手提电话,可能会增加罹患脑癌的风险。英国教育部禁止16岁以下的学生使用手机,理由:神经系统还未发育完全,头颅小,颅骨薄,接受电离辐射强度高、损害重。德国埃森大学安德雷博士对593名视网膜黑色素瘤患者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经常使用手机患病率是较少使用手机的3倍,解释为头部是手机辐射的主要区域,视网膜属于脆弱的神经组织。伦敦大学研究人类脑神经及细胞的盖尔教授撰文指出,让正常的白鼠连续接受4小时频率范围与手机辐射近似的无线电波辐射后,白鼠的脑细胞、DNA结构均有被破坏的迹象。提醒人们手机辐射造成大脑肿瘤基本上是可信的。美国马里兰州神经学家克里斯托弗·纽曼教授声称,从1992年到1998年期间,由于必须和病人保持联系,他每天都要使用几个小时的手机,到了1998年3月,他的右耳后部被查出长了一个脑瘤,为此对手机制造商摩托罗拉公司提出指控。由于案件涉及1亿美元的经济赔偿和7亿美元的罚款,在美国轰动一时。尽管法庭最终决定在纽曼案件中不对摩托罗拉公司进行起诉,但脑瘤患者争取手机制造商赔偿的努力并没有因此中断。
■手机辐射对*健康无害论
认为辐射无害论的代表群体主要有部分医学、生物学家、手机生产厂商、电讯专家。 2000年岁末,国际权威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了8名医学专家历经5年完成的一项调查报告,内容是对900名手机使用者长期随访后认定脑瘤发病率与使用手机无关。英国手机生产巨子沃达丰表示,目前进行的对手机辐射最全面的研究表明:手机与发射基站都对*无害。但他从不反驳手机与脑瘤之间有关联,声称需要进一步研究。新加坡通讯专家对手机辐射进行严格测试结果表明,手机对周围物体辐射升温不会超过0.15 ℃,WHO规定最严格的热损伤升温标准为0.25 ℃,因此手机对*不会产生严重危害。
相关文章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一个人要怎样变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养生的好习惯?
-
白领的通病,常抡胳膊 ——肩颈不再疼!当今社会属于大经济时代,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长久的“白领式”工作,于是长期面对电脑、坐姿不良引发的肩颈疾病的问
-
关于我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您所关心的都在这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分别于3月17日和4月14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权威专家解答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关信息。
-
痔疮是会呼吸的痛 治疗外痔用什么药?稍有不慎,痔疮这种讨厌的疾病就可能缠上任何一个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轻人喜欢坐在电
-
得内痔吃药有用吗?直达患处,药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疮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疮的种类中,得内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内痔怎么办,患内痔吃些什么药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内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