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新知

恐惧症

恐惧症

儿童恐惧障碍主要是因环境、教育造成的,而其中又以父母的行为方式、教育方法的不当为主。父母对孩子溺爱、过于保护、限制儿童的许多行动,或者用吓唬威胁的方法对待孩子的不听话、不乖顺,当着孩子的面毫无顾忌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些可怕的事情。大人过严过高的要求,家庭成员关系不和睦或对孩子缺乏一致性、一贯性的教育也会诱发儿童恐惧障碍。

  治疗

  对恐惧障碍患儿的治疗,首先要了解发病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恐惧障碍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条件反射的作用不断习得的,因此可利用对抗性条件反射原理,循序渐进地消除其恐惧心理。一般的做法是:先用轻微的较弱的刺激,然后逐渐增强刺激的强度,让其逐渐适应,最后达到消除恐惧障碍的目的。

  【心理医生提示】

  许多儿童恐惧障碍的产生是受了家庭成员的影响,因此在治疗时不能只孤立地治疗儿童的恐惧障碍,而要了解患儿行为、情绪问题发生时的整个背景情况及与患儿间的影响。 患有入学恐惧症的儿童与逃学儿童行为不同。逃学儿童为达到不去上学的目的,常常是制造了一系列上学的假象,而入学恐惧症的儿童则毫不掩饰地向家长提出不想去上学。

  入学恐惧症

  入学恐惧症是指学龄儿童对学校产生一种强烈的恐惧感,拒绝上学的现象,以7~12岁的男孩较多见。日本有资料表明,在200万学龄儿童中,每年就有5万儿童因为此症而不得不停课退学。 入学恐惧症患儿大多数都是好学生,少数学生即使学习成绩一般,但也是听话的学生,其智力水平要么高于一般者,要么低于一般者。

  引发入学恐惧症的原因很多。一般认为,胆小多疑、太仔细、太谨慎、过于敏感的性格容易诱发此症。在家里被大人溺爱和过分保护,会使孩子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从而增加了他们对学校适应的困难。家长、老师对孩子期望过高,甚至有些孩子自小受大人的影响对自己也有较高的期望,超过了心理承受能力而渐渐形成焦虑性心境,就会表现出入学恐惧或是考试恐惧。 入学恐惧症患儿易产生焦虑症状。如果大人强迫患儿到了学校,就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心情和焦虑性躯体症状。比如哭闹、发脾气或愁容满面、不愿说话、惶惶不安、犹如大祸临头一般;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甚至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而一旦听说不去上学,患儿的这一切焦虑反应就自行消失,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