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保健 > 保健专题

春季踏青有哪些注意事项

春季踏青有哪些注意事项

春天各种花草树木都相继开放,所以大家在工作闲暇之余都有春游踏青活动,特别是夫妻一同带着孩子是非常幸福的,尽情享受着春天的新鲜空气赏花游玩都非常不错,但这难免会被有毒动物和蚊虫进行叮咬危害。那春季踏青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谨防有毒动物和蚊虫叮咬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一些有毒动物冬眠后也苏醒出巢了,在踏青游玩时小心被有毒动物咬伤或蜇伤。特别要提防蜈蚣、蝎子、蜘蛛、蜜蜂的出没。例如在林间、山地、草地上活动时,最好穿长衣、长裤,必要时可扎紧袖口和裤脚,使用花露水遮掩体味。若要坐在草地上,可铺上塑料布或台布,以隔开身体和草叶的接触。

如果不小心被蜇伤了,毒毛、毒针很可能会留在皮肤中,可先用信用卡紧贴皮肤将其毒刺刮掉。若有镊子或者小针,可将毒刺轻轻挑出,然后用流动的冷水仔细清洗蜇伤部位。蜇伤处严禁用碘酒外涂。若被蜈蚣、蝎子、蜘蛛、蜜蜂蜇伤,可用弱碱性溶液(肥皂水)冲洗,以中和酸性毒素;若被黄蜂蜇伤,则需要弱酸性溶液(醋)中和。对毒蛇、毒性大的蜈蚣、黄蜂和马蜂咬伤或蜇伤后,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切忌奔跑,万一发生休克,应立即拨打120求救,救护车到来之前要注意保持呼吸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处理。

谨防儿童生病和意外伤害

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踏春郊游赏花,清明扫墓祭祖。

春季雨水偏多,地面潮湿易滋生霉菌等病原体,各类病毒、细菌均处于活跃阶段,而孩子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被感染和过敏。此外,清明节前后正是花开的季节,花粉多容易导致过敏性疾病高发,如哮喘、荨麻疹等。应注意适度增减衣服,合理饮食,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同时勤晒衣被,搞好室内外卫生,做好预防工作。扫墓期间仍会有人燃放鞭炮等,孩子的好奇心重,又调皮贪玩,此类烧伤、炸伤事故也明显增多。春季雨水多,郊外道路湿滑易致跌倒损伤,这也是必须注意的地方。

特别提醒,在长途旅行中,孩子比大人更易晕车,乘车前不要让孩子吃得太饱、太油腻,也不要让孩子饿着肚子,可以适当给孩子吃一些含有葡萄糖成分的食物。另外,上车前在孩子肚脐处贴片生姜,可缓解其晕车症状。带孩子乘车应尽量选择靠前颠簸较轻的位置,以减轻震动,并打开车窗,让空气流通。如发现孩子有晕车症状,可以适当用力按压他的合谷穴(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的虎口处),同时随身携带纸巾和呕吐袋。另外也要注意,1岁以内的宝宝不能服用晕车药。

外出就餐谨防胃肠道疾病

春季是细菌快速繁殖的季节,也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多以慢性胃肠炎、胃溃疡、胆囊炎、胰腺炎等疾病为主。有些家庭出游喜欢自带熟食,或者在外野餐,这样饮食稍有不慎,很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这是因为气温逐渐变高促使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食物不像冬天那样经久耐放,许多食品稍一“暴露”,外观也许还能保持新鲜诱人,但质量和味道都已经发生变化。

时下,大量野菜已经被端上餐桌。不少人外出踏青时顺便在田间采挖野菜和蘑菇。专家提醒,有些野生植物本身含有毒素,误食可引起中毒,有些因为生长在马路边,遭受汽车尾气污染,建议市民不要盲目采摘。

虽然在春季适当的到户外进行踏青郊游,为之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帮助,但我们在进行郊游时,特别是带孩子的家长要注意避免被有毒动物和蚊虫叮咬,尤其要防止让孩子到些危险的地方,如掌叶半夏、石蒜、毒芹等不常见的植物要避免采摘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