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应注意的心理问题
婴儿的健康问题也是都很关注的,很多事情也是不能忽视的,那么婴儿期应注意的心理问题是什么?
1.断奶的心理卫生问题。断奶对孩子来说是件大家,弄不好会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重大的精神刺激。比如,有的妈妈为了断奶与孩子暂时隔离;有的突然断一次未断成,又突然断一次,接二连三地给孩子不良情绪的刺激;还有的往奶头上涂辣椒面。这都对孩子心理健康不利,容易造成孩子情绪不稳,大哭大闹,或者夜惊、拒食,甚至为以后患神经症埋下种子。因此,母亲为孩子断奶要有计划,慢慢来,不要搞“突然袭击”。在断奶之前的二、三个月里,就应哄着孩子吃蛋糕、稀粥等食物,而且这类食物的量要渐渐增加,使断奶达到“水到渠成”。
2.耐心细致地对孩子进行大小便的控制训练。对孩子大小便自我控制训练不宜过早,一般认为从孩子两岁半开始训练为宜。在训练的过程中,要耐心,要和蔼,不要埋怨,不要斥责。有人研究,通过严厉斥责,甚至打骂来训练孩子大小便自我控制,不但训练过程长,学会控制慢,而且容易造成心理创伤。
3。不要吓唬孩子。人们常看到成人以吓唬该子来逗孩子,这是不利于儿童心理卫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曾做过实验,当孩子正在玩弄小猫的时候,突然惊吓他一下;又当他与小猫玩的时候,再突然惊吓他一下。以后他见猫就怕,甚至见到带毛的东西都怕,而且终生在心理上留下痕迹。比如成人说:“大老猫来了”’“大狗来咬XX了!”,并做出害怕的表情,吓得孩子听话了,老实了,感到很好玩。可孩子是不是也觉得好玩呢?不!他是真的害怕,甚至受到惊吓。惧怕对孩子的个性形成和发展都是有影响的。据研究,孩子先天性的惧怕很少,怕这怕那大都是后天学来的。例如;从来没见过猫的乳婴儿并不怕猫,如果他一抱猫被猫猫抓一下,或是大人说猫咬,孩子就渐渐怕猫,而且,以后还会通过“泛化”,见带毛的动物就怕,甚至连毛皮衣服都怕。又如,孩子不小心手破了,流点血,父母如大惊失色,这不仅会加重孩子惧怕和疼痛,而且孩子长大成人也往往痛阈低,连打针都怕痛。孩子总是喜欢模仿父母的行为和举止,父母如果怕狗、怕蛇、怕雷、怕黑暗等,孩子也往往跟着怕。如果孩子从小这也伯,那也怕,谨小慎微,胆小怕事,就会造成人格缺陷,影响心理发展。
以上就是对婴儿期应注意的心理问题的介绍,现在应该是有了解了吧,一定不要忽视了对孩子的健康护理的注意,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
-
陪伴三岁宝宝一起做的几件小事!3岁到7岁正是宝宝启蒙、认识世界的重要阶段。
-
孕妇睡姿要注意哪些其实我们都知道在怀孕期间的话应该要多注意自己的睡眠时间,或者是注意自己的睡觉的一些方法,不然的话也会影响到宝宝的身体,更
-
婴儿湿疹形成的原因对于小孩子来说,我们都知道很多的宝宝的皮肤也是非常娇嫩的,如果是给宝宝穿的非常多或者是不注意把我的个人卫生习惯,也会导致
-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呢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是非常淘气的,时常会把家中搞得非常凌乱不堪,或者出现大声喊叫、谩骂等极度的不听话,此时家长们会采取体罚
-
宝宝爱黏人怎么办宝宝从小和家长待得时间长了,为之彼此之间的亲情是非常难以割舍的,以致宝宝无论在何种时间当中都表现的特别黏人,特别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