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也能全身心的教育孩子
爸爸也像妈妈一样,在孩子出生以后,即能与孩子形成亲密的纽带关系。以当爸爸为荣的,通常在刚当爸爸时,会比较激动和自豪。出于对孩子的喜爱,爸爸很自然地就会产生抱孩子、举孩子、往上抛孩子等心理冲动。爸爸也和妈妈一样,也会抚摸孩子、抱孩子、逗孩子玩等。事实上,在抱孩子或悠孩子方面,爸爸会比妈妈做得更多。
格林伯格和莫利斯把爸爸的这种最初的反应叫做“全身心投入”。这实际上是指爸爸完全被孩子所吸引,并体会到乐趣的一种状态。对这样的纽带关系,孩子的贡献不过是一些简单的行为,诸如睁眼、握一下爸爸的手指、躺在爸爸的怀抱里扭动一下身体等等。
孩子对爸爸和妈妈的依赖心理,差不多始于同一时期。一项研究表明,9个月以下的孩子在和父母分开时一般不会抵抗,而超过12个月的孩子,则不论爸爸、妈妈,要和他们分开时都会有抵抗。还有一项研究表明,比起陌生人,孩子一般更喜欢父母,而且在父母当中会更喜欢妈妈,特别是有什么需要时更是如此。这可能是因为比起爸爸,更多的是妈妈在照看孩子的缘故。
孩子一开始进入“认生”的阶段,父母往往会担心孩子的个性是不是太小心翼翼或是太敏感了。其实,完全用不着担心。因为“认生”说明孩子对主养育者已建立起依赖心理。也就是说,孩子和主养育者之间已形成正常的沟通关系,而且孩子能够辨别主养育者和其他人了。“认生”还意味着,孩子已经具备了将储藏的信息进行记忆的认知能力。一般8个月至12个月的孩子会出现“对象专属性”,所以这一时期,会形成依赖心理,出现“认生”或分离不安等情况。
顺利度过“认生期”,对信赖感建立很重要
虽然“认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能不能顺利度过“认生期”,这对孩子的情感发育以及对周围人的依赖感建立至关重要。依赖心理的形成,绝不只是针对妈妈,所以爸爸也要注意和孩子一起分享时间,以便能和孩子建立起充分的沟通关系。在和孩子还没有建立起亲密关系之前,爸爸应该避免大声说话,或是做出突然抱孩子之类的举动。爸爸能不能和孩子较长时间相处是最重要的事情。
传统观念认为,从生理学角度讲,妈妈对孩子的需要,所作出的反应更为敏锐。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对于孩子的反应,爸爸和妈妈并无差异。据说,爸爸可以像妈妈一样和孩子说话、喂奶、喂辅食,当看到电视里出现孩子时,爸爸心律、血压、皮肤变化等反应与妈妈也并无二致。
可是,现实是爸爸还没有妈妈做得那么好。这是因为爸爸们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不太积极参与育儿导致的结果。是否对孩子的需要敏感,不是由性别差异造成的,关键要看对照看孩子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和孩子的相互交流是和孩子培养感情最为基础的过程,所以抱孩子,喂奶,和孩子说话,陪孩子玩,给孩子洗澡等,都是非常必要的。
-
陪伴三岁宝宝一起做的几件小事!3岁到7岁正是宝宝启蒙、认识世界的重要阶段。
-
孕妇睡姿要注意哪些其实我们都知道在怀孕期间的话应该要多注意自己的睡眠时间,或者是注意自己的睡觉的一些方法,不然的话也会影响到宝宝的身体,更
-
婴儿湿疹形成的原因对于小孩子来说,我们都知道很多的宝宝的皮肤也是非常娇嫩的,如果是给宝宝穿的非常多或者是不注意把我的个人卫生习惯,也会导致
-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呢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是非常淘气的,时常会把家中搞得非常凌乱不堪,或者出现大声喊叫、谩骂等极度的不听话,此时家长们会采取体罚
-
宝宝爱黏人怎么办宝宝从小和家长待得时间长了,为之彼此之间的亲情是非常难以割舍的,以致宝宝无论在何种时间当中都表现的特别黏人,特别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