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婴儿 > 护理

注意宝宝走路姿势 不良姿势影响健康

注意宝宝走路姿势 不良姿势影响健康

一般情况下,宝宝在一周左右就可以独自走路了,看着宝宝一天天的长大,当孩子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家长心里真是欢欣不已,但只这里需要提醒家长朋友的是,一定要注意宝宝的走路姿势,有些宝宝会出现不良的走路姿势,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哦,家长朋友一定要早发现早纠正。

1、宝宝走路像螃蟹一样

危害:影响大脑血液循环,难以长高

在刚学会走路的宝宝中,他的两脚朝内,像个大夹子的这种走路姿势很常见。在最初的几年中,小宝宝走路时,头往前探,使他的双脚朝内。大约3岁左右,当他的大腿和小腿肌肉更结实后,这种走路的姿势就会消失。

如果他的双脚一直朝内,而且你觉得这种走路姿势实在不雅,你可以在他坐在地上玩的时候,注意让他盘着腿坐,而不要让他叉着腿。或者给他买硬帮的鞋,用不了一年的时间,你就可以纠正好他走路的姿势。

而且内八字则影响胆、胃和膀胱的经络,而这些经络均在脊柱的周围,脊柱周围气血不畅,一样影响大脑血液的循环,从而会影响宝宝长高。

2、宝宝走路总跌撞

危害:排除影响身高的骨架问题

其实,就算宝宝会走,还总是会跌跌撞撞的。而这种现象一直到宝宝1岁半时,都是属于完全正常的。在宝宝迈出了第一步之后,还需要大约3-6个月的时间,宝宝才能很好地控制脚步。没有跌跌撞撞的过程,是不可能完全控制好自己的脚步的。

然而,在这个时期的宝宝会经常摔跤,因为他的肌肉还不是很结实。至于平衡的保持,他的内耳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记录下所有的参数,来使身体保持平衡。

但是,如果到了2岁左右时,在公园的小路上走路,宝宝还跌跌撞撞,除非他是有意这样做,否则那就要带他去看医生了。如果医生没有发现神经方面的疾病,他可能会建议你去看骨科方面医生,以排除骨架结构的问题。骨架问题有很可能影响宝宝长高。要及时排除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