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新生儿 > 心理

关注幼儿敏感心理 陪伴宝宝健康成长

关注幼儿敏感心理 陪伴宝宝健康成长

幼儿阶段是宝宝心理变化最丰富的时期,也是宝贝们最敏感的时期。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处理好这个时期里宝宝的需求与变化,因为这个时期会直接影响到宝贝以后的性格。所以,杜木门一定要关注宝宝的心理敏感期,培养宝宝成为一个性格开朗的人。

父母应及时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1、 尊重孩子为有能力的个体。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学习者。他们会循着自然的成长法则,不断使自己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这是父母首要改变的观念。

2、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每个孩子的敏感期出现时间并不相同,因此成人必须以客观的态度,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质。

3、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当观察到孩子的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孩子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4、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当孩子获得了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尝试。

5、适时协助而不干预。当孩子热衷于感兴趣的事物时,大人应放手让孩子自已做,避免干预。不过,并非要丢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一、感知觉发展敏感期(0 至 6 岁)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3 岁前,孩子通过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 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您可以在家中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不具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感知觉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基础,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给孩子适宜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平衡觉、温湿觉等方面的体验。要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听一听,认识和感知自然界的花草虫鱼、山脉、河流、车船、建筑、日月星云等。同时要保证合理的作息时间,良好的营养摄入。这些都是孩子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石。

视觉发展是最典型的例子。婴儿如果从出生起就缺乏有效的视觉刺激(例如在白内障的情况下),将导致本来用于视觉的脑细胞萎缩或转而从事其他任务。如果在三岁时还不能得到恢复,患儿可能永久性丧失视觉功能。

二、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至 4 岁)

一岁半到两岁,儿童有一个对细小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床上的一根头发,地上的一根小草……

一个时期内,幼儿手里总是紧紧攥着一些小东西,把物品贴身放置或攥在手里是儿童的行为方式。这可能给他一种感觉:拥有和不让这个东西转移的感觉。

大人常会忽略周遭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若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您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您培养孩子细心观察比较分析事物的好时机。一些成人粗枝大叶的性格与这一敏感时期受到阻挠有关。

三、动作敏感期(0-6 岁)

0-3 岁是大肌肉动作的敏感期,其中 1-2 岁是行走的敏感期。走路使儿童从不自由、需要帮助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是儿童的第二次生命。到 2 岁的时候,儿童已经能够自如地走、跑、跳,非常活泼好动。

走的敏感期大概 7 个月开始出现。起先拒绝坐,不断要妈妈拉着双手跳,一段时间后开始走,上下楼梯都要自己来,哪里不平偏要往哪里走……上下坡是每个孩子都有的重要敏感期,是走的敏感期的典型表现,往往要重复练习三十多次。当幼儿学会上下坡时,就真正的完全的学会走路了。等会走了又开始说:妈妈抱抱!攀爬楼梯的敏感期一般在 1 岁左右出现。 (因为开心可心活动的区域旁边就是阳台,在装修的时候我们垫高了,做成像榻榻米一样的空间,小姐俩这个阶段也都学会了如何攀爬上这级台阶,当然也都会灵活的下来,先掉头腿先下以保证安全。可心在8个多月大的时候就喜欢用一只。

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心理改变,小宝贝的心思更是难懂,不过掌握了以上的心理知识,相信你在应对宝贝的心理敏感期是会比较轻松,不仅如此,你的宝贝也会有一个比较向上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