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学龄期 > 教育

“补位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补位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学龄期的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心理高速发展时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避免地在某个方面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缺憾,这时候对这些方面进行补位是非常重要的,及时有效的补位,会使孩子更加全面发展。有效提升。

一、知识素养“补位”

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专才”,更需要“通才”。既需要科学素养,又需要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具体实践中我们要鼓励教师丰富学识。教师要通过“充电”来丰富自己。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渊博的多科知识,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充分实现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把学生引领到一个广阔的知识世界;大力推动课外阅读,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对全校学生开放学校阅览室,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开放图书室,各年级开设节次不等的阅读课;积极渗透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积淀,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应当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我们利用“国旗下讲话”,课外活动开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教育,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唤醒民族意识,强化人文素养;加强艺术教育,开设各种音美兴趣小组,增设艺术欣赏课,开展“学生才艺展示”等。

二、实践能力“补位”

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但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无不映射着社会、学校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的缺位。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实践,这与飞速发展的社会不合拍。江泽民同志说:“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使其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们多次开展社会调查、参观学习,了解工农业生产;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使其感受大自然之美,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制作,学以致用,勇于实践等。

三、情感思想“补位”

良好的思想品质、完善的个性心理、健全的人格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重要保证。但是我们也看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缺位,导致很多学生出现了思想心理障碍。为减少或避免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开展心理咨询,进行感恩教育,传递“爱心祝福”,做好“亲情补位”,利用榜样示范,开设专题报告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少年儿童肩负着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全面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给与这些孩子以及时有效的补位,不要让他们出现畸形发展的现象。全面发展才是王道。这种补位不仅仅体现在知识上,实践能力和情感等方面补位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