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人育子七不责学批评方法
教育孩子是让很多父母头疼的事情。现在很多父母过分溺爱孩子,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迷失了自己,这其实不是在爱孩子,很可能会害了孩子。那么,古代的父母们又是怎样教育孩子呢?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古人育子的方法。
编者按: 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该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孩子犯错不可避免,批评深了,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批评浅了,又怕孩子不当回事。怎样批评才能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又不伤到孩子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已经在《黄帝内经育胎智慧》中提出了育子“七不责”的教育方法,这些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经验与智慧,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当众不责
近年来,“当街让孩子罚跪”、“逼儿子裸体游街”等当众惩罚孩子的新闻层出不穷。而“对众不责”这一古训,正是告诫家长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或当着熟人的面训斥孩子。
去年热播的《爸爸去哪儿》中,石头尿裤子后,一溜烟钻进了卧室。郭涛晒好裤子,开玩笑地问“这是谁的裤子”,石头涨红了脸:“哎呀,我知道了,你也不用一直说吧!”这一幕恰恰体现了发展心理学研究中“3~6岁的孩子已开始维护尊严”这一理论。
孩子越小,心理上越需要家长保护。所以,在孩子犯错时,家长应尊重其感受与人格,尽量避免在他人面前训斥孩子,也不要将孩子的糗事当笑料,反复说给别人听。常让孩子出丑,不仅会伤了孩子的自尊,更会使其不以为耻,习以为常,在无形中强化其错误行为。
此外,“对众不责”并非姑息纵容,如果是原则性错误,比如打小朋友、无故发脾气等,家长应马上制止,并严肃但不严厉地告知这种行为不可容忍,并马上将孩子带到安静的地方,及时帮他分清是非曲直。
悲忧不责
不少家长在孩子哭泣时会无奈、不安甚至厌倦、愤怒,但心理学研究显示,哭泣是孩子愈合感情创伤的必要过程。此时,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自己的感受,对四周事物以及告诫劝解全不在意。
父母站在孩子身边,他会感到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支持。通过哭泣排除烦恼后,就可以精神焕发地面对生活。如果家长加以责备,孩子会觉得“雪上加霜”,陷入情绪低谷,变得自卑。家长要理解孩子对哭的需要。如孩子摔倒哭泣,只需搂着他,听他哭。等他哭够了,重新感到安全和自信时对他说,“你刚才摔倒的地方有水”就足够了。孩子也能自信地回答:“下次我会小心一点。放心吧!”
-
妈妈应给孩子的六大教育,你做到了几个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妈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会给孩子提供各种所需,但其实妈妈提供的,未必是孩
-
宝宝什么时候可以学习用筷子 让孩子学用筷子进餐的方法筷子是我国的一种独特餐具,可以说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特征之一,而除此之外,用筷子吃饭可以让我们灵活使用手指,而且对宝宝的
-
孩子爱说谎怎么办 怎样避免孩子说谎说谎在字典中是故意说假话、故意隐瞒事情真相的一种行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部分孩子存在爱说谎的毛病,那么孩子爱说谎怎么
-
宝宝玩什么样的玩具可提高能力发展玩具是宝宝很喜爱的,特别是一个好的玩具能极大促进宝宝动作协调,而且在玩耍过程中能极大的提高大脑智力的不断开发,对于影响宝
-
如何安抚宝宝更好适应幼儿园环境在日常一定有看过,为之宝宝刚进入幼儿园时,由于脱离之前的熟悉环境而极为不适应,因此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情绪,不管在幼儿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