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学龄期 > 教育

面对孩子,你冷静吗?

面对孩子,你冷静吗?

女儿上高中以后,我与她接触的时间少了,就学习作家刘墉的做法,开始用写信和给日记(她一直主动给我们看日记)作批注的方式跟她交流。这样,我就理智多了。

就在这个时候,我读到了王东华先生的《发现母亲》——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母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岗位,她站在整个民族的最前头”;

“天下只有不是的父母,没有不是的孩子”;

“孩子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的,自己有多高,孩子才能有多高;自己能走多远,孩子才能走多远”;

“让妈妈成为母亲,成为母育家”;

“面对孩子,我们必须重新做人”;

……

打开这本集作者十年心血的母亲教育力作,一个又一个成功或失败的实例,一串又一串精辟有力的论断,直扑我的心底,重重地撞击着我的灵魂,惊心动魄,振聋发聩。这本书,让我这个做了十几年母亲且自以为十分尽责的人,第一次知道自己对“母亲”的理解是何等肤浅!第一次这样清醒地意识到“做母亲”是一门怎样博大精深的学问!

“父母不仅要懂得如何‘教人’,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自己正确的‘做人’比正确的‘教子’更为重要!”王东华先生如是说。是的,我应该从自己的做人出发,去考察自己的育儿轨迹,探究其进行得这般艰难的原因。

于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如此冷静地审视自己:

作为教师,我时刻铭记着我刚走上讲台时恩师彭书楷先生送我的那句话:“要永远从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角度去进行教学。”我努力恪守教书先育人的原则,在教学中努力从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角度去做,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我总是欣喜地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从不说伤害和打击他们的话,曾经点燃了一盏又一盏心灯,成为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好朋友。在做这一切的时候,自己是极有耐心的。与此同时,这些年来我还做过许多家长的工作,希望他们理智而平和地对待孩子,使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