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营养中7种错误观念

学龄前儿童营养中7种错误观念

调查显示现在家长对孩子的营养过分关注,生怕宝宝会营养不良,而有的家长也缺乏一些科学的营养知识,导致学龄前儿童营养过剩的现象,本文就列出,学龄前儿童营养中7种错误观念,家长们赶紧看一看,你们有没有犯过这种错误。

错误观念一:孩子能吃是福

小孩子面对食品时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看见好吃的、喜欢吃的就使劲吃。而有些家长也错误地认为孩子爱吃某种食物,就是身体缺少某种食物的营养,对孩子的狼吞虎咽也就不加阻止。因此这也就成了客观上造成儿童肥胖的原因。

错误观念二:多吃保健食品

许多家长怕饮食中的营养成分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会买些营养品或补品给孩子吃,如西洋参、白木耳、桂圆、蜂乳等,认为这些食品是补药,会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其实,有些营养补品的营养价值并不高,还有些补品则含有激素。也有些家长总是担心孩子缺这缺那而给孩子“恶补”,比如给孩子吃鱼肝油的同时又吃多种维生素,吃了钙粉又吃多种矿物质的增补剂,造成某种营养素摄入过多或营养素之间的比例失调,这些错误的观念都会打乱孩子的营养平衡。

错误观念三:饭后吃水果易于消化

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个习惯,那就是饭后吃水果。营养专家认为,饭后吃水果是一种饮食误区,对健康不利,容易导致肥胖现象的发生。当前引起肥胖的重要因素就是摄入热量过多。饭后吃水果往往是在吃饱或吃得过饱的基础上再添加食品,而这部分的热量几乎全部被储存。营养学家建议,正处于长身体时期的儿童,可以在两顿饭之间加食一次水果,而不要在饭后立即吃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