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选择牛奶和奶制品

理智选择牛奶和奶制品

专家们一直宣传说: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以此说明每天饮用牛奶对人们的健康是大有好处的。的确,世界上不少国家正是遵循这个饮食原则提高自己民族的身体素质,像日本和印度。因此牛奶的质量是否安全可靠就十分重要了。因为牛奶是一种非常娇嫩的食品,无论在奶牛的喂养、采集和制作过程中某一步骤出现问题都会严重的影响到牛奶的营养和人们的健康,尤其是原奶的收集更是重中之重。原奶处于整个乳品加工的起始点,它的质量定位决定了以后所有加工环节产品质量的基础水准。因此每个国家都会对牛奶的收集、制作定出国家强制标准来。笔者最近从欧盟的国家旅游归来,由于此次旅游是自由行,几乎所有饭菜都是自己烹制,所以每到一地必须去超市购买食品,牛奶(包括酸奶和奶酪)是必须选购的食品,因为家人每天的需要量很大,亲自感受到欧盟各国对牛奶和奶制品的严格质量安全标准。

无论我在瑞士、法国还是在意大利,以及以前曾经住过的美国和英国,巴氏消毒奶几乎占据了奶制品的绝大部分货架,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例如1000毫升巴氏消毒奶大约折合人民币8元多(我国900~950毫升巴氏消毒奶大约14元左右)。常温奶(用利乐包或者纸屋包装、可以长期存放的牛奶)少之又少。酸奶品种很多,但是里面几乎很少添加防腐剂和增稠剂的。这些鲜牛奶倒在奶锅里给人的感觉比较浓厚,煮后都会结上一层厚厚的奶皮(不是像国内乳品企业所宣传的煮后牛奶不出奶皮是因为高压均质的缘故),但是吃起来只有很淡的奶香味,不像国内的牛奶吃起来有那么浓浓的奶香味。因为欧盟规定是不允许在牛奶中添加任何香味剂的。小外孙子非常喜欢吃这些奶制品,我从未限制,不像在国内,由于酸奶中添加的防腐剂、香味剂、增稠剂添加的比较多。迫使我自己做酸奶给孩子吃。

回国后恰逢报纸谈论我国生乳的新国标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笔者也认为确实应该引起决策人好好思考。目前欧盟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被认为是最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这个体系采取统一管理、协调、高效运作的架构,强调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安全监控,形成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消费者共同参与的监管模式;在管理手段上,逐步采用“风险分析”作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本模式。

在先进发达的国家里为什么巴氏消毒奶占据奶制品市场绝大部分份额?像美国巴氏奶占99.75%、灭菌奶占0.25%,英国占98.21%、灭菌奶占1.79%,加拿大巴氏奶占99.94%、灭菌奶占0.06%,韩国巴氏奶占99.40%、灭菌奶占0.60%,中国台湾巴氏奶占97.14%、灭菌奶占2.86%,中国巴氏奶仅占27.62%、灭菌奶占72.38%(数据取自中国奶业协会理事兼乳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顾佳升答记者的资料)所以中国市场上到处都是堆放利乐包和纸屋包装的、不需要冷藏链的常温灭菌奶。这是因为巴氏消毒奶优于灭菌奶,人们自然要选择优质的牛奶食用。正因为我国原奶的菌落数高,必须要进行超高温瞬间加热以彻底杀灭细菌,这样才能保证饮用安全,所以常温奶在我国市场上占绝大部分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