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 需警惕6类常见不同反应
儿童用药是需要注意的,这点是家长们都清楚的常识,不仅要看药效怎么样,还得看副作用,不能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专家介绍说儿童用药,要注意警惕下面的几个常见的不同反应。
1 皮肤
在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和意外中,皮肤损害最常见,皮疹、红斑、水肿等皮肤损害最为常见表现。
2 胃肠
口服给药是常见的导致儿童胃肠道损害的给药途径,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的方式也可以造成胃肠损害。胃肠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如腹泻、胃痛、恶心等。
3 肝胆
胎儿、新生儿肝脏体积相对较大,占体重的1/20;儿童期肝脏绝对重量和体积不断增大,但其相对体积和重量却不断减少。肝脏是体内代谢最主要的器官,有多种多样代谢功能,新生儿肝脏对外来物质代谢能力较弱。若超剂量、合用药物或乱用中草药,可能导致药物性的肝损害,导致肝功能异常,出现厌食、乏力、黄疸、肝区隐痛和肝大等症状。
4 泌尿
新生儿肾功能的成熟过程需要8~12个月才能达到成人水平,很多家长在儿童感冒咳嗽稍微有些体热时就使用解热镇痛药,造成肾脏损伤、肾小管损害、血尿等。国内外已有数据表明,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
5 血液
解热镇痛药、镇静剂、抗结核药、抗癫痫药等,可由于药物本身或使用不当而对小儿血液系统有损害。
6 全身
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发热、寒战、红颈综合征等。
小宝在吃了退烧药后又出了一身的红疹,他两个月前也发生过一次。可他才1岁半,不会说话,只会哇哇大哭。小宝的妈妈手忙脚乱。“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向儿科医生求救。
儿科专家指出,由于儿童药物代谢酶分泌不足或缺少,肾功能发育不完善,药品清除能力差,对药品的敏感性较高,药品不良反应极易发生。近年我国儿童(1天~18岁)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不良反应中,皮肤损害占64.0%,全身性损害占11.5%,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发热、呼吸困难、短时意识丧失等。对孩子来说,生病很危险,但吃药也有风险!
-
孕妇夏季洗澡注意什么现在天气转暖,因此洗澡成为大家比较纠结的一个话题,因为天气还是有些凉,在家里洗澡还是有点冷,但是去澡堂洗澡的话,时间太长
-
宝宝不会爬行怎么办呢宝宝在成长的每个阶段,为之对宝宝的身体是否健康很重要,一般在7、8月的时候正是宝宝开始爬行阶段,同时这也是锻炼宝宝肢体协调
-
孩子出现六个意外如何进行急救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一些意外的出现,很多的新父母,对孩子的呵护更加关注,平时大家需要注意呵护孩子的方式,而且在日常生
-
宝宝乳牙应如何预防呢现在的生活和家庭独生子女联系,使之不管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都特别疼爱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孩子喜欢什么大人都能帮孩子如
-
家长带孩子乘坐电梯的注意事项现如今,电梯成为了人们通往高楼的一个代步工具。电梯在给予人们便捷的时候,有的时候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忧。尤其是宝宝乘坐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