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学龄前 > 安全

走近学生中的“低分部落”

走近学生中的“低分部落”

 走近“低分部落”

  在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的许多学校里,人们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戏称为“高分集团”,而将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称为“低分部落”,结果在学校中形成了两个世界。在我们的样本中,低分学生占12.2%,是四个成绩等级中人数最少的群体。其他等级如成绩中等的儿童,占32.9%;成绩中上等的,占40.1%;成绩优等的,占14.7%。

  在以分数衡量一切的教育环境中,这些低分学生够不幸的了,他们的能力、爱好、兴趣都因成绩太差而被无情地否定了。实际上他们还未从起跑线上出发,就已经成了失败者。更不幸的是,由于成绩较差,又被置于一个并不公正的生存环境中。在学校和家庭中,他们遇到的多是否定、嘲笑和孤立。在调查测试时,我们请一位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小姑娘答卷。在答到“没有知心朋友”时,小姑娘竟哭了。在做家长调查时,81.6%的家长肯定地说“我要求孩子选择学习好的同学做朋友”。当孩子交了一个朋友很兴奋时,家长往往喜欢问:他学习好吗?成年人的态度必然影响到儿童,形成对低分学生的普遍性歧视。有的低分学生需要用钱、礼品来讨好玩伴。低分学生,他们究竟有一个怎样的生存环境,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统计分析表明,与高分学生相比,低分学生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利的环境里,对这个环境可以做如下表述:

  ● 在家庭中,低分学生比高分学生得到少得多的爱、信任和鼓励。独生子女成绩越好,得到的爱、信任和鼓励越多,相反,则越低。

  ● 在家庭中,低分学生比高分学生得到多得多的否定、限制和自尊方面的伤害。在家长高否定组和次高否定组里的低分学生占低分学生总数的45.5%,高分学生则只占23.1%。

  ● 在家庭中,低分学生比高分学生得到更少的与父母交谈的机会。不仅交谈机会少,而且低分学生交谈的意愿也较低。社会心理学指出,父母与孩子经常性的谈话,能大大促进亲子关系,并从亲子关系中获得力量。但低分学生似乎没有这个机会,即使是对父母,他们也关闭了自己的心灵。

  ● 在班级里,低分学生多感到不愉快,感到自己不受欢迎,并且自述“有些同学看不起我”,“有的同学总欺负我”。

  ● 在学校里,低分学生比高分学生更难得到班主任的鼓励。在班主任高鼓励组里,高分学生占其总数的52.5%,低分学生只占19.7%。

  ● 在学校里,低分学生比高分学生学习压力更大。在高压力组里,低分学生占其总数的46%,高分学生却只有12.7%;在中等压力组里,低分学生也比高分学生略多;而在低压力组里,高分学生(46.2%)则大大多于低分学生(7.9%)。低分学生比其他学生更讨厌考试和考试后排名次。

  ● 在伙伴交往中,低分学生更容易感到孤独。他们选择“没有人和我一起玩”、“我没有什么知心朋友”的百分比比高分学生、“中上等生”要高得多。

  ● 在兴趣爱好方面,低分学生要少得多。问卷列出19种爱好项目,低分学生平均选择了8项,中下等生平均9项,中等生平均10项,而上等生高达11项。不难看出,随着学习成绩的增长,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越多,相反,则越少。

  ● 低分学生的自我接纳程度较低,如表4 9 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