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齿不清 小心“肝豆病”傍身
此病属于遗传病,铜代谢紊乱会损害大脑,必须进行“驱铜”治疗
众所周知,地贫患儿需要“除铁”;但鲜有人知,还有一类患儿需要“驱铜”!但临床50%的铜代谢紊乱患儿却曾遭遇误诊。“其实这种‘肝豆病’不算罕见,光我们医院神经科,在过去10个月,就确诊了7名这样的病人。其中年龄最大的有27岁,最小的仅有1岁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闫振文博士介绍,该病属于先天遗传疾病,患者体内存在严重的铜代谢紊乱,铜的毒性会导致脑内神经细胞损害,造成患者走路不稳、讲话不清等症状,如果能够早诊断并进行“驱铜”治疗,完全可以避免以上情况发生。
除了药物“驱铜”,患者还务必保证周围饮食环境处于“低铜”状态,不用铜锅、铜勺、铜水龙头以及不吃含铜高的食物。
特别提醒
如果青少年患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要警惕患肝豆病的可能性:不明原因的肝肿大、脾肿大、肝硬化、一过性黄疸等;不明原因的出现较长时间的肢体震颤;讲话含糊不清、呛咳、吞咽困难;不明原因的步态不稳或动作不协调;学习成绩下降、反应迟钝且伴有肝硬化等;不明原因的肾小管病变或骨骼病变;不明原因反复出现溶血性贫血;持续出现转氨酶增高但无肝炎症状。
案例
走路不稳 原是铜代谢紊乱
小超刚满18岁,但他走路不稳、总是跌倒已经长达12年。他的跌倒与常人不同,会屡屡引发骨折,由此不得不经历多次骨科手术。家人一直认为这是他小脑不发达、平衡能力欠佳所致。直到近日,他说话时口齿越来越不清楚,父母才带他辗转来到神经科就诊。
闫振文为小超做了详细检查后表示,小超患的是一种叫做肝豆状核变性(俗称“肝豆病”)的遗传病。“他的体内存在严重的铜代谢紊乱,铜的毒性在不断侵害脑内神经细胞,由此导致其走路频频摔跤、讲话口齿不清,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闫振文表示,“虽然铜是*正常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但当过多的铜不能够从身体中排泄出去时,铜便开始在身体各器官内逐渐沉积,并由此对各器官产生铜的毒性作用,主要以肝脏、大脑、肾脏和血液系统等多个重要器官功能紊乱最为常见。”
诊断
肝豆病误诊率高达50%
闫振文介绍,肝豆病是以青少年起病为主的神经系统遗传病,由于患者体内负责铜转运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身体内部的铜代谢紊乱。据了解,肝豆状核变性在欧美国家非常少见,但在我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却较为常见。“过去的10个月内,光我们医院神经科就连续确诊了7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他表示。
由于肝豆病的症状既多样又复杂,所以属于临床误诊率非常高的疾病,误诊率达到50%。导致误诊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患者常常到骨科等其他专科就诊,直到逐渐出现言语不清、肢体不自主运动等症状,才得以在神经科确诊;二是临床医生对这种病认识不足,延误诊断时间。肝豆病属于神经科专科疾病,许多非专科医生只闻其名,缺乏临床经验,难以进行准确判断。
治疗
“驱铜”治疗对大多数患者有效
闫振文介绍,很多市民认为遗传病不能够进行有效治疗,但肝豆病却是例外,它是少数几个可以治疗的遗传病之一,关键是能对患者做到早期诊断,并且对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疾病筛选,争取在其他家庭成员未发病前就能做到症状前诊断,进行“驱铜”治疗。
-
孕妇夏季洗澡注意什么现在天气转暖,因此洗澡成为大家比较纠结的一个话题,因为天气还是有些凉,在家里洗澡还是有点冷,但是去澡堂洗澡的话,时间太长
-
宝宝不会爬行怎么办呢宝宝在成长的每个阶段,为之对宝宝的身体是否健康很重要,一般在7、8月的时候正是宝宝开始爬行阶段,同时这也是锻炼宝宝肢体协调
-
孩子出现六个意外如何进行急救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一些意外的出现,很多的新父母,对孩子的呵护更加关注,平时大家需要注意呵护孩子的方式,而且在日常生
-
宝宝乳牙应如何预防呢现在的生活和家庭独生子女联系,使之不管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都特别疼爱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孩子喜欢什么大人都能帮孩子如
-
家长带孩子乘坐电梯的注意事项现如今,电梯成为了人们通往高楼的一个代步工具。电梯在给予人们便捷的时候,有的时候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忧。尤其是宝宝乘坐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