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儿童学龄前识字教育
前不久,在少年儿童出版社举办的学前儿童识字教育研讨会上,与会者看到这样一幕新奇有趣的情景:一男一女两个稚气未脱的学前小童,任人随意从桌上堆放的书籍中抽取一本,翻开便读,指到哪里读到哪里,朗朗童声,轻松自在。这两个孩子是田林第六幼儿园大班儿童,3岁开始识字,现在已经认识1800个汉字了。而幼儿园600多个小朋友2年内平均识字在1200个汉字左右。还没上学就可独立阅读,这样的学前教育到底好不好?在幼教界,儿童是否应该在学前识字是个争论已久的问题。由于它关系到幼教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这个问题始终是教育界的一个“敏感地带”。
如何看待学龄前儿童的识字教育?幼儿早期识字有何利弊?与会的专家们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人生识字聪明始”,原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所副所长程逸汝老师主张把儿童识字定位于学龄前。他认为,目前识字起步太晚,对儿童识字潜力估计不足。3-6岁的儿童已经有了口语的基础,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智能,完全有能力在游戏、儿歌、讲故事过程中自然识字。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兴趣盎然的事情,不应有任何负担。识字后可以大量阅读,让幼儿提早认识外部世界。程老师说,幼儿识字会引起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促进配套措施跟上。目前小学教育的现状是,一年级打开课本无汉字,先学6个星期的拼音。有形有义的方块字对学生形象思维大有好处,却被枯燥乏味的“6个星期”所替代,压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学前教育方法教研室主任张明红副教授认为,学前儿童能够大量识字固然可喜,但不可一概而论。幼儿早期成长最重要的是阅读,但阅读并不只是限制在读文字,凡是摄入孩子视野的事物都是阅读对象。识字与否、识字多少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个体因素而定。幼儿园和家庭创设一定的环境,增强孩子的识字兴趣是很好的。而幼儿在毫无兴趣的情况下快速、大量地识字,没有好处,反而是匆忙的课程导致孩子匆忙的童年。大人不能以识字多少给孩子贴上聪明与否的标签。
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强调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少儿社社长周舜培说,4-7岁是培养兴趣的时候,阅读可以为孩子打开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在阅读中识字是个很好的途径,它让孩子感到识字不难,阅读快乐。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戴汝潜指出,学生在小学三年级和初二的两个分化期,均与阅读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对儿童进行学龄前识字教育,关键是从小培养阅读的好习惯,让阅读占领儿童兴趣的制高点。
如何看待学龄前儿童的识字教育?幼儿早期识字有何利弊?与会的专家们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人生识字聪明始”,原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所副所长程逸汝老师主张把儿童识字定位于学龄前。他认为,目前识字起步太晚,对儿童识字潜力估计不足。3-6岁的儿童已经有了口语的基础,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智能,完全有能力在游戏、儿歌、讲故事过程中自然识字。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兴趣盎然的事情,不应有任何负担。识字后可以大量阅读,让幼儿提早认识外部世界。程老师说,幼儿识字会引起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促进配套措施跟上。目前小学教育的现状是,一年级打开课本无汉字,先学6个星期的拼音。有形有义的方块字对学生形象思维大有好处,却被枯燥乏味的“6个星期”所替代,压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学前教育方法教研室主任张明红副教授认为,学前儿童能够大量识字固然可喜,但不可一概而论。幼儿早期成长最重要的是阅读,但阅读并不只是限制在读文字,凡是摄入孩子视野的事物都是阅读对象。识字与否、识字多少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个体因素而定。幼儿园和家庭创设一定的环境,增强孩子的识字兴趣是很好的。而幼儿在毫无兴趣的情况下快速、大量地识字,没有好处,反而是匆忙的课程导致孩子匆忙的童年。大人不能以识字多少给孩子贴上聪明与否的标签。
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强调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少儿社社长周舜培说,4-7岁是培养兴趣的时候,阅读可以为孩子打开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在阅读中识字是个很好的途径,它让孩子感到识字不难,阅读快乐。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戴汝潜指出,学生在小学三年级和初二的两个分化期,均与阅读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对儿童进行学龄前识字教育,关键是从小培养阅读的好习惯,让阅读占领儿童兴趣的制高点。
相关文章
-
孕妇夏季洗澡注意什么现在天气转暖,因此洗澡成为大家比较纠结的一个话题,因为天气还是有些凉,在家里洗澡还是有点冷,但是去澡堂洗澡的话,时间太长
-
宝宝不会爬行怎么办呢宝宝在成长的每个阶段,为之对宝宝的身体是否健康很重要,一般在7、8月的时候正是宝宝开始爬行阶段,同时这也是锻炼宝宝肢体协调
-
孩子出现六个意外如何进行急救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一些意外的出现,很多的新父母,对孩子的呵护更加关注,平时大家需要注意呵护孩子的方式,而且在日常生
-
宝宝乳牙应如何预防呢现在的生活和家庭独生子女联系,使之不管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都特别疼爱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孩子喜欢什么大人都能帮孩子如
-
家长带孩子乘坐电梯的注意事项现如今,电梯成为了人们通往高楼的一个代步工具。电梯在给予人们便捷的时候,有的时候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忧。尤其是宝宝乘坐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