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学龄前 > 护理

儿童养生的方法究竟有哪些

儿童养生的方法究竟有哪些

孩子如何进行养生,是做父母的应该重视的事情,其实养生的重要性直接性地决定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的状态问题,那么儿童养生的方法究竟都是有哪些呢?对于这个问题,做父母的朋友们应该积极的了解起来.

孩子养生以养气为重

当人从在胚胎的时候开始,所谓的气就已经开始萌芽了。胎儿要靠母体进行内呼吸,以吸收营养而发育,这需要依赖先天母体的祖气(即精气)。胎儿离开母体切断脐带之时,落生的第一个信号就是“哭”———“哇”的一声用以震荡肺气行使呼吸;第二个信号就是“吃”(吮乳),开始了胃的受纳以充后天营养,使“气”得到延续。

“气”须靠后天五谷的不断充实。因此,婴儿在4个月以后宜喂吃米糊等五谷淀粉类的食物,且慢慢加量,以米和玉米为首选,即我们常说的“粗养粗大”。7个月前也不必过多进食鱼和猪、鸡肉类,因为其蛋白不好消化;同时所产生的氨基酸多肽链,将作为一种过敏源长期存在于体内,使孩子以后会对食物有更多的过敏。7个月后进食肉类,也是鱼肉为最佳,因为它消化好、营养好,且有助于孩子智力发育。

三分饥寒七分饱

要养好孩子,现代家长必须注意饮食不要过精、营养过高,要以五谷为主,以粗粮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们都一味提高儿童们饮食档次,进食过精、营养过高。结果食品过精影响了孩子的纳吐机能,营养过高会使孩子早熟,两者均有害。

那么孩子吃多少最合适呢?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儿童在饮食的时候也要注重七分饱。让孩子“三分饥寒七分饱”是最好的。婴幼儿的饮食不要以饱为度,应以“七分饱”为度。因为婴幼儿的脏器娇嫩,脾胃的运化功能尚未健全,如果饮食不加节制,就会损伤脾胃。

孩子睡觉要“暖脚凉头”

让孩子睡好的秘诀是“暖脚凉头”。现在的父母都爱把孩子的上身严严密密盖好被子或穿厚衣,尤其是天冷时,这其实是个误区。

儿童养生

中医认为小儿属于“纯阳之体”,体质娇嫩柔弱,肌肉皮肤都很薄弱,和成人比较就特别容易“出汗”。因此,小儿睡觉时都会微微出汗,如果一味地加以严密捂盖,就会让孩子的汗得不到挥发,身体常处于湿润状态中。因此,孩子上身的被子衣服不宜捂得太紧。反而,要特别注意孩子足部的保暖,因为这是保护好关节的关键。

临床中,常常看到有些发高烧的孩子却手足冰冷,这些患儿要将体温逐渐下降后,手足才渐渐温和起来,其实这是一种“假冷真热”的现象,尽管孩子手足冰冷,但内脏和体温是处于发热状态的。这在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尤为多见。

在生活有很多的家长都不是很了解这种情况的,因此只要一旦发现小儿四肢发凉,就认为是受寒怕凉,马上用棉衣棉被紧紧包裹起来,结果更使小儿的体温得不到及时散发而越升越高,甚至发生高烧、抽搐,弄巧成拙。

其实儿童养生相对来讲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其实有想家长在为孩子吃饭的过程当中,感觉自己的孩子总是吃的非常少,其实我们在给孩子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七分饱,并且在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的问题,一定要让孩子多吃一些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