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腹泻的护理误区
婴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尤其到了夏秋两季,更是腹泻的高峰期,婴儿腹泻就只能是坐以待毙无法预防的么?婴儿腹泻也存在误区,这些做为新妈妈的你都知道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新生儿腹泻的误区吧。
新生儿腹泻的护理误区
腹泻的护理误区一:宝宝高烧急死人,拉稀跑肚小毛病
医学观察:父母可不要小瞧几泡稀,其中含有大量的电解质和水分,而电解质是维系*血浆容量必不可少的,是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的物质基础,水对*的作用就更重要了,婴幼儿严重脱水可导致生命危险。相反,高烧是婴幼儿对抗疾病的一种机制,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可怕。
腹泻的护理误区二:治疗腹泻,最重要的是吃药打针
医学观察:因为宝宝肠道环境受到侵害,药物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惟一的治疗方法。口服补液、食物疗法、精心的饮食护理在腹泻病的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有些药物对此时的肠道来说难以吸收,而打针输液药物有效成分作用到肠胃并不理想。总而言之,药物治疗腹泻不是最主要的,所以父母的家庭和饮食护理最重要。
腹泻的护理误区三:宝宝一拉稀,父母就立即自行给药
医学观察: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腹泻,马上会使用药物,这些药物来自:上次腹泻时没有吃完的药物;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药店的推荐自行购药等。不恰当的医药处理导致频繁更换药物和人为的药物耐受。事实上,每一次腹泻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都可能不同,父母是没有能力总结和辨别的。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而且,不要仅仅盯住止泻药,换了一种又一种,白白花钱,孩子受罪。泻是结果,不是病因,所以应治本,不是仅仅止泻。
腹泻的护理误区四:拉稀是病从口入,限制饮食就天经地义了
医学观察:婴幼儿腹泻不提倡限制食量,更不能限制饮水。婴幼儿正处于身体和大脑的快速生长阶段,腹泻的孩子已经丢失了养分,再禁食禁水岂不是雪上加霜。许多腹泻孩子往往由于处理不当,导致"饥饿性腹泻"的发生。腹泻就是这样造成迁延的。
腹泻的护理误区五:习惯叫肠炎,既然有"炎"就应该吃抗菌素
医学观察:这就是滥用抗菌素典型的代表。乱用抗生素治疗婴儿腹泻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婴儿肠道内非致病菌群数目少,还没有建立正常的菌群系统,肠道内环境不稳定,容易被外界因素破坏,一旦内环境遭到破坏,不易恢复。所以,只有经医生确诊为细菌感染性腹泻才需要抗菌素,且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腹泻的护理误区六:宝宝拉稀,就一定是病了
医学观察:婴幼儿,尤其是小婴儿,非"病"的腹泻现象是不少见的。如: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次数多,也比较稀,这不是腹泻。若乳母的饮食有所改变,比如吃了凉的或油腻的食品、啤酒等,或母亲外出回来后马上给孩子喂奶,这样那样的原因可导致孩子的大便出现改变,不要马上就认为孩子腹泻了,立刻就吃药、打针,要等一等,看一看,是否由母乳造成的,或许拉一次两次就很快好转了。此外,在添加辅食过程中,婴儿的大便可能变得发稀、发绿,有奶瓣,次数偏多,这不是腹泻病,可能是对新的辅食不适应。减少辅食量或停止添加,会很快好转的。
腹泻的护理误区七:腹泻病治疗都是一样的
医学观察: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细菌感染性腹泻,其中最具有代表的是细菌性痢疾;病毒感染性腹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秋季腹泻。广义的婴幼儿腹泻病还包括:饥饿性腹泻、消化不良性腹泻、乳糖不耐受性腹泻以及肠道易激惹综合征等。它们都各自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家长们可不要混淆了哦!
夏季腹泻种类有很多,千万不可认为只是受凉所致,当宝宝出现腹泻症状时应及早去医院就诊,也希望小编整理的腹泻的护理误区对新爸爸新妈妈们们有一定的帮助。小编友情提示:当宝宝出现腹泻时,不要慌张,切不可自行随便用药,宝宝的体制未发育完全,很多药物无法像成年人一样代谢,会加重肝脏负担或者造成严重的药物中毒,或者是随便使用抗炎药物,造成宝宝的肠道菌群失调等严重问题的产生。应及时带宝宝到专业的儿童医院就诊以得到及时的治疗。
-
新生儿出生之后容易出现哪些疾病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的新生儿,会出现一些疾病,所以,家长非常的担心这样的情况,要尽早的了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可以健
-
预产期过一两周出生的宝宝更聪明最新的研究发现,足月(37到41周)出生的婴儿,如果在母体内多待1至2周,对其脑力健全发展会大有裨益。
-
这4种疾病其实并不是感冒感冒是婴儿期常见疾病,有些父母已经对感冒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只要宝宝一感冒,他们就能迅速发现症状。
-
怎么样保护好宝宝的小胃口在秋季,各位母亲比较担心自己宝宝的身体,特别是在这个季节空气湿度增大,宝宝会感觉到浑身乏力、胃口不好,这时候我们就建议月
-
新生儿打嗝的原因?新生儿打嗝多为良性自限性打嗝,没有成人那种难受感,“打”一会儿就会好的,当然对新生儿打嗝也应该以预防为主。小儿在啼哭气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