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学会如何培养孩子的胆量

教你学会如何培养孩子的胆量

孩子胆小怕事并非是好现象,为了让孩子得可以变得勇敢、坚强,家长朋友们需要培养孩子的胆量,让孩子在与人交往或者是做事情的时候,用于担当,有良好的表现。那么,在培养孩子胆量的时候,需要从哪些方面做起呢?通过本文一起来进行了解吧!

如何培养孩子勇气和胆量?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勇气和胆量,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组词汇,依恋和爱。

如果把孩子对于家人依恋和爱的需要,比喻成钟摆的起点,而孩子对于世界的勇敢探索,就像是钟摆的终点。当孩子爱和依恋得到越多的满足,就积累越多的势能,孩子会有更多的勇气探索世界。

孩子走向勇气的彼岸,需要爱和依恋的亲子关系作为基础。

一、不贴标签、不轻易评判

为人父母的底线,不当面孩子评价的特点,如“胆小”“不勇敢”。

当孩子每一次听到来自家长的评价,其实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比如请不要想一个穿着比基尼的白熊,脑海中还是会不自觉有一只穿着比基尼白熊的形象,这就是标签对人心理暗示的影响。

二、投其所好、先跟后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先跟着孩子的兴趣,慢慢由家长带入最佳状态。孩子感觉好,才能做得好。来自父母的理解和爱,是给孩子勇敢最好的助推力。

三、降低难度、分解动作

当孩子害怕的时候,先降低难度或分解动作,让孩子在简单的一小步,先找到微小的成就感,不断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我其实是可以的!”

最为重要的是,完成任务的最后一步,一定由孩子自己完成,里程碑仪式感的庆祝,让孩子积累勇气,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四、鼓励,越具体越好

笼统夸赞孩子“你真棒”、“你好勇敢”,孩子很难能够将具体的进步与此联系起来。“我注意到你这次比上一次爬的高”这样详细的表述,其实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和肯定。

经过上述的介绍,对于培养孩子的胆量从哪些方面做起,相信家长朋友们都有所了解了吧!保护孩子是一方面,但过度的保护会令孩子的心理变得怯懦,家长朋友们要把握好一个度。适当地让孩子学会独当一面,会对孩子的成长有更多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