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时习俗多
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传说冬眠的龙被春雷的轰隆声惊醒,抬头飞腾升天,行云布雨,迎接春天的到来,所以称为“龙抬头”。
说起二月初二,不少人会想起在这天理发,各大理发店总是门庭若市。世代居住在老城的省文史馆馆员、书法家寇北辰说,老洛阳有腊月二十七以后不再剃头之忌,到了“龙抬头”这天,刚过了一个多月正适合理发。所以,不少人趁着“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讨吉利“剃龙头”。
除了理发,以前很多家庭会在这天烙饼馍。饼馍在鏊子上多翻几遍,预示着去掉身上的晦气,迎来好运气。蒸窝窝、炒面做油茶是洛阳周边县区的习俗。由于县区 多山林,会有野生动物出现,所以在万物回春之时,将盂形的窝窝头供奉山神,寓意“罩狼眼”,而油茶则为“糊狼眼”,是百姓们期盼山神看管好各类猛兽,保佑 家中平安的意思。
书法家宋仁杰说,龙抬头的传说,也与节令有关。惊蛰前后,天气转暖,大地复苏,一些昆虫开始活动。除了祭拜山神,人们还要在自家门槛、窗台上放一些用玉米面做的灯盏,里面放上食用油,插上灯芯点着。这样,晚上蝎子就不敢出来蜇人了,第二天,这些面食还能供人食用。
曾任洛阳大学校长的赵金昭先生整理编写的《洛阳传统儿歌游戏》中,记载着不少关于二月初二的儿歌:
二月二,拍门头,金子银子往下流。
二月二,敲梁头,大囤满,小囤流。
二月二,拍大床,蝎子不蜇俺的娘。
二月二,拍鸡窝,俺的小鸡下蛋多。
…………
宋仁杰说,二月二过后,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以前,一些村民会在地上挖坑,在坑里插上竹筒,并在竹筒里放一根羽毛,坑里还要放置一个泥塑的 “春牛”。待大地复苏后,竹筒里的羽毛便会被上升的地气吹出来,这时,孩子们上前用彩鞭鞭打泥塑的牛,这叫做“打春牛”。在这些儿歌中,有不少拍打的动 作,表达了农民祈求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相关文章
-
从三个角度来探讨,为什么婆媳关系难相处现在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每个家庭里面都是有很多的一些烦心事,而且家长里短的事情也是各种各样的,可是大家都知道生活中每个人都不
-
你知道影响婆媳关系的那些事吗你知道影响婆媳关系的那些事吗?婆媳关系在中国历史中一直是家庭矛盾的焦点,没有一个婆婆能把媳妇当做姑娘疼,也没有一个媳妇能
-
亲人之间这些账不能欠这些事不能做亲人之间这些账不能欠这些事不能做吗?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可见亲人之间的亲情是多么的伟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有很
-
宝宝智力迟缓怎么办看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家长无不感到欣喜和满足,但随之而来的是孩子的大脑智力相比和其他同龄孩子有很大差距,使之在分辩正常颜
-
节后暴饮暴食可以这样有效消脂节后暴饮暴食可以这样有效消脂吗?最近总是听一些朋友抱怨,短短的春节几十天自己巨人胖了十多斤,好不容易瘦下的肌肉有恢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