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新生儿小耳朵的正确做法
新生宝宝的耳朵是很娇贵的,需要受到保护,这也是都很重视的,除了当宝宝患上耳疾时,妈妈要特别照顾以外,日常的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介绍保护新生宝宝耳朵的正确做法。
1、喂奶时,最好让宝宝采取半坐位
在讨论喂奶姿势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小耳朵里面的秘密:宝宝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其中中耳为一相对密封的气腔,在前壁有一个小管与鼻咽部相连,叫作咽鼓管。
平时,咽鼓管在鼻咽部的出口受周围组织挤压而呈密闭状态,但是当宝宝吞咽、咀嚼、打喷嚏或哭闹时,为了维持中耳内外气压的平衡,咽鼓管便作瞬间开放。由于小宝宝的耳部尚未发育完善,咽鼓管还比较短,而且位置低而平直,如果你横抱着宝宝喂奶、让他平躺着吃奶、奶瓶口开得过大、奶瓶竖得过直等等,都容易造成宝宝呛奶,使乳汁沿着咽鼓管流入中耳,诱发中耳炎。
正确的喂奶姿势是:如果是坐着喂奶,应将宝宝斜抱在怀中,让宝宝呈半坐位,宝宝上半身靠着的那一条腿可以用小凳子垫高些;如果是侧躺着喂奶,妈妈要用手臂将宝宝的上身和头部支起,以取得一个最适宜的角度。
2、给宝宝清理耳垢需要去医院
前面我们说道,如果耳垢比较少的话,不需要清理。但是,如果耳垢已经比较多了,形成了团状,像个塞子一样塞在耳朵里面,就需要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帮助清理。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觉得为这点儿小事跑医院很麻烦,于是就自己给宝宝弄起来了。实际上,这种做法很危险。一是因为一般家庭中都没有耳灯,父母往往只能是跟着感觉走,这样很容易造成局部损伤;二是因为很多宝宝还没学会合作,可能会乱动;三是一旦在挖耳的过程中,不小心有外力撞击,比如旁人经过不小心碰了妈妈的手等等,有可能会捅破鼓膜。
而医生可以通过耳灯或者反光耳镜直接观察耳道内部的情况,耳垢较多时,可直接用棉签或医用镊子取出。当耳垢已经形成耳垢石很难取出时,医生还可以选用滴耳液软化耳垢。软化的耳垢会从外耳道排出,也很容易清理。
3、呼吸道感染后,询问宝宝是否有耳部不适
当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不过,这种急性中耳炎一般是在感冒以后7~10天才会发作,因此很容易被父母忽视。在宝宝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已经消失后,父母还需要关注宝宝是否表现出中耳炎的症状。另外,积极预防感冒或者尽可能缩短感冒周期是避免儿童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
上述就是对保护新生儿小耳朵的正确做法的介绍,现在应该是有了解了吧,对于孩子的正确健康的护理是很重要的,护理孩子一定要重视细节,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
-
宝宝便秘的饮食调理方法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如果是经常吃一些比较干燥的,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一些便秘的便秘,也会引起孩子出现一些便血,反应迟钝,记忆
-
宝宝发生对眼后有哪些注意事项斗鸡眼被称为内斜视,使其一般发生在两岁宝宝之内的群体是非常常见的,使其这由于新生儿鼻梁相对较低,使得宝宝的两眼的内距变大
-
孩子感冒会有哪些症状 小儿感冒症状表现感冒是小儿常见疾病,引起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着凉、吹风、感染病毒等,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会越来越严重,那么孩子感冒会有哪些症
-
腹泻宝宝要如何护理 宝宝腹泻食疗方法引起宝宝腹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食物不干净、病菌感染、其它疾病症状等,如果宝宝腹泻情况很严重,那么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就医
-
过量补钙的危害 增加患结石风险钙元素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必备的元素,钙元素对于成长阶段的小宝宝们来说更为重要,是孩子骨骼健康发育的必备要素,所以妈妈们都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