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护理 > 幼儿

宝宝牙齿护理会有什么误区

宝宝牙齿护理会有什么误区

孩子成长健康是都关注的,家长对孩子的牙齿护理也是都很重视的,对于孩子的牙齿健康的护理也是有误区的,这也是父母都关注的,那宝宝牙齿护理会有什么误区?

误区:吃个苹果就等于刷牙了

往往在吃完苹果后,牙齿会有种很清爽的感觉,因此,就有人认为吃苹果等于刷牙。但事实上,水果中所含的果糖会在48小时内被口腔细菌转化为有害的牙垢。问题还不止于此:一些水果,比如柑果和苹果中富含果酸成分,它会致使保护牙齿的釉质脱钙,从而导致龋齿细菌更容易侵害牙齿。

吃苹果不仅不能代替刷牙,口腔内的苹果残渣更要求人们彻底刷牙。家长不应在孩子刚吃完东西后立刻让他们洗漱,最好是做些其他事情,等上半小时后再去刷牙。原因是需要一段时间分泌足够的唾液,其中所含的矿物质可以有效帮助牙釉质从酸侵蚀中恢复过来。经过这样半小时左右的恢复期,釉质会重新变坚固,这时即便坚硬的牙刷刷毛也不会刮伤或损坏它。

如果小孩(成人也是如此)偶尔在晚上刷牙前又喝了果汁,吃了苹果或沙拉(沙拉油里含有酸性物质),也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吃完酸性东西立刻刷牙是不可取的。偶尔一次无关紧要,但不应形成习惯。例如,如果孩子每天早起喝一杯果汁,最好在刷牙前要留出一段时间,或者可以喝完先简单漱口,直到午饭过后再认真刷牙。

误区:看牙时要告诉孩子:勇敢点儿,挺住哦

现代牙医努力使所有儿童患者都无惧无痛地接受治疗。因为今天的科学告诉人们,人类的所谓疼痛记忆,即一个人初次接触疼痛的时间越早,潜意识中

对疼痛的敏感程度就越高。当然,不能仅仅为了怕孩子疼痛就一再推迟带他去看牙,或干脆拖到龋齿的乳牙自行坏掉。

鉴于目前的医疗现状,不是所有牙医都具备专门针对儿童或适合儿童特殊要求的治疗手法,因此安全起见,在看牙时,家长有必要选择一位专门从事儿童牙科诊疗并具有一定相关经验的大夫。

误区:孩子睡觉磨牙就代表他有心事

和很多成年人一样,孩子白天所经历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可能导致他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地出现磨牙。如果没有伴随其他的征兆,家长就无须多虑。幼儿总是在不断地长牙,到了上小学换牙的时候总觉得嘴里不舒服,这种感觉可能长达几年之久。因此,一些孩子出于对牙齿的不习惯或不适应——通常这只是暂时地,而在睡觉时相应地调整牙齿,这是完全正常的。当然为了谨慎起见,也可以带孩子去牙科诊所就诊。

误区:吃完甜食后必须立刻刷牙

孩子都喜欢吃甜食。对于他们来说,刚美美地吃了一口巧克力,那份香甜醇厚的好味道还在唇齿间萦绕的时候,却必须要把他们统统刷掉,实在是件不情愿的事。这貌似一种讲卫生的好习惯,可实际上并非如此。与其监督孩子经常刷牙,不如多加留意孩子吃甜食的频率。设想一个常见的场景吧:在老师那里得到了一块胶皮糖,药店的阿姨给了瓶葡萄糖浆,中午再来上一块蛋糕……就这样,牙齿频繁地接触糖分,长此下去将非常不利于牙齿保健。正确的做法是,孩子们要学会一旦得到了糖果不要立即吃掉,而是攒在一起,然后一次把它们全吃掉,至于是一小块还是一大板,这到没太大差别。重要的是:最好让糖分一天只刺激牙齿一次,也就是说,吃糖的时间要尽可能的短而集中,切记不要一整天吃甜食不断。

上述就是对宝宝牙齿护理会有什么误区的介绍,现在应该是有了解了吧,对于孩子的成长健康是一定要重视的,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