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接种疫苗需注意的三大误区

幼儿接种疫苗需注意的三大误区

孩子出生后不久,就要接种疫苗,网络上电视上也经常报道一些疫苗的接种常识,但是很多年轻的父母还是不太了解,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幼儿接种疫苗的常识,解读一下宝宝接种常遇到的三大误区,家长一定要注意。

误区一:只要做好计划内免疫就足够了。

国家规定的计划内疫苗只有7种,包括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白百破”三联疫苗、流脑和乙脑疫苗。这7种疫苗儿童必须普遍接种,费用由政府负担。还有一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随着气候变化以及一些其他状况的发生,或是当地存在疫情,加上宝宝的免疫力低,属于高危人群,那么接种一下这类疫苗对宝宝是很有必要的。这种疫苗的费用一般由自己承担,家长们可以自由选择接种或不接种。

误区二:经常注射球蛋白能提高免疫力。

现在在儿科诊室,经常能看到有些家长带着孩子去注射丙种球蛋白,甚至把它看成是一种万能药,能防百病。其实孩子身体状况的好与坏完全与家长们的悉心照顾脱不了关系。如果孩子患先天或后天性低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时,经常注射丙种球蛋白是一种治疗的方法。

有专家指出:免疫球蛋白不能经常注射,它并不能防百病,而且这些制剂如果处理不当,还会有一些副作用,如,携带乙肝病毒的球蛋白,注射后可导致罹患乙型肝炎;还有的制品如果保存不妥,注射后可能发生过敏反应,甚至危及孩子生命。荐于此,家长们应该慎重选择注射此疫苗。还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上,以达到提高免疫的效果。

误区三:宝宝接种疫苗仍然感染了疾病,疫苗失灵了。

正规渠道获得的疫苗一般都是合格的、没有问题的。但是有些人注射疫苗后没有反应。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率为85%以上,不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率为零。而且全世界已有数以万计的儿童通过接种疫苗,获得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等疾病的免疫。

为孩子接种疫苗利国利民,希望家长朋友们要掌握科学的育儿常识,积极的接种幼儿疫苗。

好文推荐:

剖宫产后怀二胎最少间隔两年时间 >>>

孕妇睡觉前注意事项 改善睡眠质量 >>>

有助生男孩8种说法 哪个更靠谱? >>>

受精卵着床真的有感觉吗 >>>

警惕:四个信号告诉你胎儿遇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