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技术在新生儿筛查病种中的应用
1.新生儿筛查概况
1961年美国Gugtrie博士建立了细菌抑制法,对滤纸干血样中的苯丙氨酸进行半定量测定,并用该法对新生进行PKU的筛查。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等7个城市开展了PKU和CH的筛查,1998年卫生部建立了筛查实验室室间质量控制。截至2000年底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市都在不同范围内开展了新生儿筛查工作,有的地区的筛查覆盖率达90%以上,1981年至1983年全国统计无半乳糖血症患儿,现逐渐被去除这项筛查。据我国近几年来对220万新生儿进行筛查的资料统计,PKU的发病率为1∶11 188,CH的发病率为1∶3 624.
2.新生儿筛查病种及筛查的实验室技术
PKU PKU是因苯丙氨酸羟化反应障碍所致的一种常见的遗传性代谢病,由于患儿血中高浓度的苯丙氨酸及其旁路代谢产物的神经毒性作用,未经治疗的PUK患儿绝大多数均有严重的智能发育障碍,约1/4患儿合并继发性癫痫。早期给予低苯丙氨酸饮料治疗,使患儿血中苯丙氨酸浓度维持在理想的范围内,可防止智能障碍的发生,新生儿筛查是早期发现PKU患儿,使该病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
患儿体征 患儿刚出生时,外表一般无异常,但出生后3个月左右头发开始由黑变黄,小便有难闻臭味,不能抬头,6个月时这种症状更明显,甚至出现抽搐。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自1961年建立细菌抑制法筛查PKU以来,该法普遍在全世界推广,其法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简行易行、为大范围的人群筛查提供了条件,但仅能半量检测。当血苯丙氨酸浓度偏低时准确性受到限制,易受服用抗生素的影响而出现假阴性等。因此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国家开始采用荧光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以及一些自动化仪器来进行血中苯丙氨酸浓度的全定量测定,此方法快速准确,但由于仪器设备特殊、操作复杂,往往仅用于PUK的确诊。在我国PUK筛查的试验方法是荧光分析定量法。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CH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病因在于先天性甲状腺发育障碍或甲状腺素合成障碍致甲状腺素分泌减少,从而导致患儿生长发育迟滞、智能落后。早期诊断、早期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可防止智能及生长发育障碍的发生。新生儿筛查是目前早期发现CH的唯一方法,国内新生儿筛查CH以TSH定量为指标。新生儿出生不久后由于体外冷环境的刺激,TSH迅速升高,1天内达高峰,以后迅速下降,2天后降至正常,出生3天后取血与PKU筛查用同一血标本,可防止因出生后一过性TSH增高所造成的假阳性,由于TSH在血中含量甚微,而筛查所用的血标本量又极少,所以TSH的定量必须采用高灵敏度的试验方法。
体征 此病新生儿往往无明显表现,仅有黄疸延迟、便秘、脐疝等非特异性症状,不易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重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眼距增宽、舌外伸等表现,最终成为矮小畸形的痴呆儿。
检测方法 目前已用于筛查的有酶免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免疫放射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荧光酶免分析法和自动新生儿筛查系统等。RIA法试验重复性差,对轻度CH的检测不够灵敏。其余方法各有所长,而且也都有成套的试剂和设备供应。然而,测定TSH筛查CH,不能检出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缺乏症、下丘脑垂体性CH、暂时性CH及TSH延迟升高的亚CH.因此筛查阴性的新生儿,仍要注意有无CH表现,至少观察至生后6个月。
听力障碍 听力障碍的婴儿由于缺乏语言刺激和语言环境,在语言发育关健的2岁~3岁内不能健产正常的语言学习,最终将导致聋哑、发生语言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和某些心理行为问题,在出生后3个月内给予干预性治疗,能避免因听力缺陷导致的语言社会活动和情感等方面的异常。随着优生优育观念的提高,新生儿筛查工作日异被各领域重视,诊断不断提早到症状和不良后果出现之前,确保患儿能够得到及时的预防和治疗,减少给患儿家庭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偷伤害,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
-
准妈妈过春节五点要注意春节也是一个合家欢乐喜气洋洋的季节,而且对于春节来说也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一种节日,每年的春节也是比较热闹的一个节日,那么对
-
备孕期间同房 这些坏习惯得改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在备孕期间应该如何正确的同房,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健康的状态,
-
给宝宝吃桑葚有什么好处其实我们都知道到了春天的时候也是桑葚大量上市的,而且这个时候可能很多人都习惯性的去给宝宝去吃一点的,其实对于宝宝的好处也
-
新生儿晚上睡觉不踏实怎么办对于我们的新生儿来说,有很多的宝宝在出生之后睡觉的时候并不是特别的踏实,那么我们对于这样的现象来说应该怎么办才是最好的呢
-
冬季宝宝皮肤该如何护理 4点特别重要在冬天里的时候,天气也是比较寒冷,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护理我们宝宝的皮肤才是最好的,那么冬天宝宝的皮肤我们应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