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喂药 该如何掌握药物的剂量

小儿喂药 该如何掌握药物的剂量

小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疾病的侵袭,必要的时候我们要进行药物治疗。儿童的药物有很多的类型,如颗粒、液体、混悬剂、咀嚼片等,都很方便孩子们的服用。那么我们在给孩子喂药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控制好药物的剂量呢?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为了孩子的依从性,还开发了一些半衰期(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比较长的药物,可以每天吃一次或者两次的药物,减少了喂药时的困难。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接受药物,家长最好选择宝宝易于接受的药物剂型或者半衰期比较长的药物。

小儿药物剂量的计算目前采取两种计算方法:

按小儿体重计算

婴儿6个月前体重估计:月龄×0.6+3(kg)或者出生时体重(g)+月龄×700g

7~12个月体重估计:月龄×0.5+3.6(kg)或者6000g+月龄×250g

1岁以上体重估计:年龄×2+7(kg)或者+8(kg)(城市)

药物剂量(每日或者每次)=药物/kg×估计的体重(kg)

按体表面积计算

此法认为相对准确、科学性强,但是新生儿不适合使用体表面积计算药量。对于婴幼儿来说可以采用下列公式计算出体表面积:

体表面积(平方米)=0.035(m2/kg)×体重(kg)+0.1(m2)(此公式仅限于体重在30kg以下者)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成*表面积(1.73m2)

第一步:喂药时间的安排

严格按照说明书和医嘱服用

喂药的时间要严格地遵照医生的医嘱或者药品说明书的使用时间。每种药物进入体内后,绝大多数借助血液到达作用部位或受体部位,并达到一定浓度才能达到治疗效果。所以,对于使用的每一种药物,医生都会明确告诉你口服药物的时间,才能保证药物在血液中有效的治疗浓度,达到治疗的目的。尤其是一些抗生素的服药时间要严格遵照医嘱和药品说明书进行服用,以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这样才能制约或杀灭细菌,控制病情的发展。

例如,此药需要每天吃3次,每次1片,家长往往是早晨吃一次、中午吃一次、晚上吃一次。这种吃法就是错误的,它不能保证药物在血液中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因为在夜间血药浓度就可能下降到很低的水平,而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正确的口服时间应该是间隔8小时吃一次,家长可以早8点、下午4点、夜间12点各口服一次。每日2次用药指的是间隔12小时口服1次,每日3次用药指的是间隔8小时口服1次,每日4次用药指的是间隔6小时口服1次,这样才能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直至痊愈。

好文推荐:

胎儿入盆过程中准妈有感觉吗?>>>

宝宝聪不聪明早知道 看初生7个表现 >>>

揭秘!新生儿胎记背后隐藏的危险信号>>>

受精卵着床真的有感觉吗 >>>

生男生女:五大症状透露胎儿性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