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掌握不好易中毒
儿童用药安全,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因为现在儿童的药物中药剂增加了,如果掌握不好就会让孩子中毒。
根据《2011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截至2008年底,我国少年儿童总数达2.78亿,约占总人口数的20%,但属于他们的药物,却只占总药品数的 2%:目前我国医药市场上常见的3000多种药物制剂品种中,儿童药物剂型仅有60多种。针对儿童专用药品缺乏、儿童用药成人化等现状,杜黎明委员呼吁: 鼓励儿童用药研发,规范儿童用药的用法、用量,尽快扭转儿童用药成人化现象,保护儿童健康成长。
由于儿童用药剂 型、规格普遍缺乏,现在不少医生在给孩子用药时,不得不按照孩子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等“折算”,将成人药剂的1/2、1/4 甚至1/8量给孩子服 用。“很多家长掌握不好剂量,安全隐患大,浪费也不少。”杜黎明说,更有甚者,一些药品上市前可能未经过儿科试验,导致儿童用药剂量不明确,引起不良反应 甚至死亡;或导致给药剂量不足,使得治疗无效;或由于没有适合儿童的剂型,一些有疗效的药品根本无法用于儿童。
除了专用药匮乏,儿童用药的使用说明也存在大量违规现象。“如果仔细观察我们平时那些儿科常用药物,可以发现,很多说明书都没有具体写明儿童的用法。”杜 黎明举例,一些药品说明书中提及儿童的用法、用量大都是“儿童酌减”或“遵医嘱”等字样描述,过于简单,如此用药没有安全保障。许多药品也没写是否适用于 儿童,不良反应也不明确。
这些情况直接导致了如今儿童用药的严重成人化。因为简单的“酌减”成人药剂用量,或根 据孩子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等“折算”,其实就是与成人的比例进行换算,在杜黎明看来,这实际上是“教条地把儿童当作按比例缩小的成人,忽略了儿童本身 的生理特点”。如此粗暴“酌减”、“折算”用药,后果可能十分严重,一些药效独特的药品如地高辛、西地兰、氨茶碱等,在临床上一旦掌握不好用量,就容易导 致儿童中毒。
对此,杜黎明建议,积极研究我国的儿童基本用药目录和儿童用药临床指南、处方集,同时明确儿童用药 剂型、规格,规范儿童用药使用说明,尽快扭转儿童用药成人化现象。他还呼吁尽快出台《儿科药品管理规章》,规定申请新药必须提交儿科研究计划,使儿童药品 研究工作成为药品研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用药生产企业,建议由国家进行扶持,包括给予制药企业研发儿童药物一定的市场保护期,促使药企积极进行 儿童药物的临床研究。
-
给宝宝用药基本原则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各种各样的疾病,但是出现疾病的时候肯定会选择一些药物的方式,可是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应该要多注
-
你的这些做法,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性早熟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出第二性征发育的症状,会给孩子从身体到心理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了解
-
宝宝发生便秘后如何缓解呢宝宝在很小的时候,为之身体是非常虚弱的,所以积极的加以补充各种饮食营养,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身体发育,但在其平时由于家长不
-
儿童用药误区 家长需警惕儿童的抵抗力较弱,经常会出现一些疾病,用药治病也是常有的事情,那么你知道如何正确的给孩子用药么?给儿童用药是有一定的原则
-
儿童安全用药三要诀 药量要算好儿童的抵抗力较差,容易出现疾病威胁,必要的时候我们需要用药治疗,但药物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如果不能做单安全用药,那么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