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不宜常服用驱虫药
在儿童中,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等),几乎有95%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感染。因此,对儿童来说,定时化验大便,弄清体内有无寄生虫,有哪种寄生虫,很有必要。有的家长,一发现孩子面黄肌瘦、食欲不振,未经检查便认为有虫,盲目服驱虫药后不见虫体排出,又再服,以致影响了孩子的健康。
驱虫药有很多种,有的对多种寄生虫有效,有的仅对一种寄生虫有效。常用的驱虫药有哌嗪(驱蛔灵)、噻嘧啶(抗虫灵)、左旋咪唑、甲苯咪唑、苦楝皮、乌梅、使君子等,这些药都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如驱蛔灵虽然毒性低,但常服或过量都可引起头晕、头痛、呕吐及肝功损害,苦楝皮苦寒败胃,过量还可引起中毒死亡。因此,任何一种驱虫药,都不宜经常服,肝肾功能不好、脾胃虚致发生吸奶时被呛得“哇哇”大哭的情况。年轻的父母常为此而惊慌失措,忙点上几滴治鼻阻塞的药——萘甲唑啉(鼻眼净),殊不知,这样处理会引起婴儿中毒。
萘甲唑啉,分浓(0.1%)淡(0.05%)两种,为肾上腺素药物。它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收缩而通气舒适,常用于急、慢性鼻炎。由于婴儿对药物的耐受力低,加上鼻腔粘膜吸收药物迅速而完全,因此,婴儿滴用萘甲唑啉容易中毒,表现为:面色苍白、嗜睡、呕吐,甚至昏迷等。婴儿鼻塞,如无其他全身症状,应首先用棉签清除鼻内的异物,如仍不通,再滴少许薄荷油,也可用0.5%的麻黄碱滴鼻液少许,还可以用热毛巾敷鼻部及前额,切莫用萘甲唑啉。
相关文章
-
给宝宝用药基本原则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各种各样的疾病,但是出现疾病的时候肯定会选择一些药物的方式,可是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应该要多注
-
你的这些做法,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性早熟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呈现出第二性征发育的症状,会给孩子从身体到心理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了解
-
宝宝发生便秘后如何缓解呢宝宝在很小的时候,为之身体是非常虚弱的,所以积极的加以补充各种饮食营养,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身体发育,但在其平时由于家长不
-
儿童用药误区 家长需警惕儿童的抵抗力较弱,经常会出现一些疾病,用药治病也是常有的事情,那么你知道如何正确的给孩子用药么?给儿童用药是有一定的原则
-
儿童安全用药三要诀 药量要算好儿童的抵抗力较差,容易出现疾病威胁,必要的时候我们需要用药治疗,但药物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如果不能做单安全用药,那么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