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有风险,为何还要接种?

疫苗有风险,为何还要接种?

   各地接连发生的接种疫苗引发事件,让很多人产生了疑问——

  疫苗既然有风险,为何还要接种?

  4月25日是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近日,卫生部发布通知:在4月19日~25日期间开展以“消除麻疹,控制乙肝,你我共参与”为主题的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

  近年来发生了多起由于接种疫苗引发事件,普通百姓产生了许多疑问,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收集了有关问题,并组织专家解答了这些问题。

  为何接种疫苗事件频发?

  疫苗事件增多,直接原因是疫苗接种数量和接种剂次的增加。接种疫苗出事的概率尽管非常低,但因为目前我国疫苗接种数量很大,小概率事件导致的绝对数肯定会随之增加,大家对此应有正确的认识。

  以偶合症为例,偶合症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但是最容易出现,也最容易造成民众误解。偶合症是指受种者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发病(复发或加重)。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疫苗接种率越高、品种越多,发生的偶合率越大。

  如何减少偶合症的发生?

  为了减少儿童接种疫苗时偶合症的发生,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家长应带孩子到政府部门认定的合格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在接种前应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便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如发现接种后出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咨询接种工作人员,必要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正确处理。

  在接种疫苗之前,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有无急性疾病、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患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