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六个月大时应逐渐添加辅食

宝宝六个月大时应逐渐添加辅食

 

虽然母乳一直都是传统观念里供给给宝宝最营养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但母乳也只能满足4-6个月内大宝宝的营养需要,随着宝宝的渐渐长大,对营养素及能量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如果宝宝长期以乳类喂养为主而不增加辅食的吸收,或添加辅食不及时或不足量时,就会影响到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所以,在6个月之后,小婴儿是一定要添加辅食的。

然而,吃和吞咽是一种天然的进食行为,但很多进食行为也是需要后天学习的。所以,在这个转折点的时候,家长与孩子就可能因为吃辅食而遇到各种 “吃”的问题。云儿专家表示,通常婴儿在5个月左右,不管有无长乳牙,只要有上下咬合动作,表明婴儿咀嚼食物的能力已经开始发育,此时家长应该给孩子吃一些除了奶以外的其他食物。

六个要诀,让宝宝顺利过渡到辅食

在临床上,儿保科医生遇到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添加辅食不顺利,很多小朋友跟小琦琦一样,拒绝吃任何其他食物,有时候喂进嘴巴里,也给吐出来。林少勇说,添加辅食并不像父母想像得那么简单,通常还需要花点心思,费一点精力来帮助宝宝顺利从奶过渡到辅食。这其中有一些要诀,需要家长掌握。

要诀一:辅食添加要先稀后稠,循序渐进。辅食添加顺序为先谷类食物如米粥、米粉,其次蔬菜泥、水果泥,再加肝泥、鱼泥、肉泥等,先稀后稠,逐渐增加稠度提高食物密度。一般来说,4-6个月是宝宝添加辅食的尝试期和适应期,在这个阶段,可以每天给宝宝1-2次的辅食喂养。再大一点的时候,就可以吃面条、面包等有渣食物,这样可以训练孩子的咀嚼吞咽能力,在8个月时,孩子就可以吃各种煮软的蔬菜和切细的肉类,9个月时,孩子可以自己用勺子吃饭了。从质地来讲,应按遵循“液体(如米糊、菜水、果汁等)——泥糊(如浓米糊、菜泥、肉泥、鱼泥、蛋黄等)——固体(如软饭、烂面条、面包等)的顺序添加,从一种质地过渡到另一种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