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宝宝在出生后会经历生活中很多事情,但有的宝宝却不是这样子,如:学步时依赖父母、宝宝跌倒后不能忍受疼痛、而且在做错事情时不能勇敢去承认等,使之明显会看到孩子没有任何的独立意识去完成自己所要想完成的事情。那么,从小应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呢?
一、让宝宝自己走路
宝宝学步时就应该适时的让他自己走路,时间也不用太长,只要频繁的让宝宝下地自己行走就好,宝宝可能会喊累,家长不要忙着心疼宝宝,抱宝宝,这样宝宝很容易产生依赖心理。
二、在安全的范围内支持宝宝“自己来”
宝宝能自己做的事情,家长要支持宝宝自己做,并且随着宝宝年龄增长,他“自己来”的范围也要越来越咣。比如,宝宝1岁时可以自己吃饭,那就满足他的要求,不用担心把饭洒得到处都是;2岁时,宝宝可以自己脱鞋子、爬楼梯、洗手洗脸,家长都应该支持,允许宝宝自己完成。这样才能增强宝宝的自理能力,锻炼宝宝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
三、让宝宝学会忍受适度的疼痛
家长看到宝宝不小心的跌倒后都会紧张的扶起孩子,心疼的询问哪里痛,宝宝即便没有事也会将注意力集中到摔倒这件事上,甚至还夸大事实吸引大人的注意。而父母心理往往也很矛盾,一方面很想严格的管教宝宝,一方面又希望宝宝能依赖自己,向自己撒娇。其实,看到宝宝摔倒,家长可以换个问法,问宝宝“不痛吧”,宝宝如果回答“不痛”,那就鼓励宝宝很勇敢,这样宝宝的独立意识也被激发了。
四、让宝宝用于承担责任,承认错误
宝宝因为动作不协调而摔倒,因为粗心丢了玩具,这些都是宝宝自己的原因导致的,不是家长应该揽错的行为,否则亲子间很容易形成既依赖又对立的关系,结果是宝宝从心里就不尊重家长,认为一切都是家长或者外界的错,不会将错误归咎到自己身上,还会事事依赖父母,反抗父母,碰到事情很会找借口。
五、家长要以身作则
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对宝宝的言传身教,有很大的启蒙作用。所以,家长要做好榜样,没钱的时候不要伸手找父母要,吵架了也别赌气不回家后者搬“救兵”,不管说话做事,只要宝宝在身边,都应该想到很小的事都可能产生大的影响。遇到困难要自己解决,让宝宝耳濡目染父母的良好品行。
六、承认宝宝的独立人格
宝宝有自我意识,是一个独立个体,父母应该承认宝宝的独立人格,允许宝宝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和宝宝平等的交谈,听听宝宝的意见。宝宝喜欢的事情只要不违反原则,都应当放手让他去做,充分展现个人能力。通过独立的活动,宝宝才会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思想和独立能力的人,不用什么事都依赖父母。
作为我们的家长朋友一定要合理科学去培养孩子,平时家长可以多阅读一些育儿的书籍,使之再经过自己的个人特点去积极配合教育孩子,必要时家长可以以身作则,这样能更好的展现出言传身教的含义和意义。争取最大限度的展现宝宝的脑部智力和培养独立意识的个性。
-
别忽略宝宝的这些要点 有可能是个天才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非常聪明,大家需要注意一些方式,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而且很多的孩
-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宝宝在出生后会经历生活中很多事情,但有的宝宝却不是这样子,如:学步时依赖父母、宝宝跌倒后不能忍受疼痛、而且在做错事情时不
-
教育孩子最正确的时机选择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父母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是会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其实,孩子的教育是十分注重
-
这6件小事不能纵容孩子否则就是害他这6件小事不能纵容孩子否则就是害他吗?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呢?但是随着人们对生育观
-
幼儿园是培养孩子习惯的好地方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良好的教育可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也会让他们的一生受益匪浅。“幼儿思维游戏特色课程”正是从幼儿的这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