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未雨绸缪是关键!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未雨绸缪是关键!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出现了剧烈头痛、右侧肢体无力、说话不清晰,右侧肢体活动受限、呕吐等症状,有高血压病史,通过体格检查和颅脑CT检查确诊为高血压合并脑出血,因为不具有手术指征,所以先进行了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病情稳定,出院时血肿已经明显的吸收。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69岁

【疾病类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1/2/1

【治疗方案】保守治疗(使用了乌拉地尔注射液、甲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分散片等药物,卧床休息)

【治疗周期】住院2周,长期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症状基本消失,病情稳定,血肿明显吸收


一、初次面诊
患者男,69岁,退休,因为出现了剧烈头痛、右侧肢体无力等症状,来我院就诊,我询问了患者及其家属患者的详细情况,了解到患者来就诊的3小时前有过呕吐的症状,有高血压病史,服药不规律,有吸烟情况,随后我对患者进行了体格检查,发现患者说话不清晰,右侧肢体活动受限,无意识障碍,无发热,收缩压高达196mmHg,舒张压为122mmHg,血压严重高于正常值,随后我安排患者进行了颅脑CT检查,检查结果提示左侧基底节脑出血,出血量8ml左右,最终诊断为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情况比较危急,我立刻安排患者住院治疗,患者和家属均比较配合。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我安排了床旁心电图和吸氧,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且邀请了神经外科的医生会诊。由于患者意识清楚,且出血量较少,未达到手术指征,决定先进行保守治疗。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情况不稳定,有再次出血的可能,所以我给患者安排了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四项等检查,以便于再次出血时能及时进行手术。
在进行保守治疗时,因为患者的血压非常高,所以立即静脉微量泵入乌拉地尔注射液来快速的控制血压,同时让患者口服甲磺酸氨氯地平片和厄贝沙坦分散片,卧床休息,以使血压长时间地保持平稳。然后静脉滴注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降低颅内压,随后静脉滴注吡拉西坦注射液来营养脑神经,促进恢复。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且根据患者的表现复查颅脑CT检查,幸运的是患者没有出现再次脑出血的情况,血肿也在逐渐吸收,恢复较好。
三、治疗效果
术后患者住院治疗2周时,血压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剧烈头痛的症状已经消失,住院治疗期间没有呕吐的症状,右侧肢体无力的情况得到了改善,右侧肢体活动受限的症状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精神状态较好,食欲较好,大小便正常,说话较为清晰。患者请求出院,鉴于患者恢复较好,我同意了这个请求,出院时复查了颅脑CT检查,发现血肿已经明显的吸收,病情基本平稳。
四、注意事项
患者在出院时我担心患者控制不好血压导致再次出现脑出血的情况,所以叮嘱了患者及其家属以下注意事项:
1.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停药或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症状有所改善或加重时要及时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调整药物的使用情况,不要自行决定。
2.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过度劳累。
3.清淡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要原则,少吃高盐、高脂、高热量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喝水。
4.平时注意监测血压,血压升高时及时服药。
5.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五、个人感悟
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病死率较高,大多数患者有高血压的病史,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一般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等,如果出现了说话不清楚、肢体无力或障碍的症状,要及时来医院就诊,越早治疗,预后越好。
该患者有高血压的病史,如果血压控制不好,非常容易出现脑出血的情况,而且再次脑出血的概率也较高,如果出血量大,或者神经功能受损,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所以高血压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控制血压,避免出现脑出血的情况,进而危及生命。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