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常扎针灸的好处和坏处

经常扎针灸的好处和坏处

余晓阳主任医师

中医学重庆市中医院

经常扎针灸的好处包括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调整脏腑功能、增强免疫力、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等,坏处包括局部疼痛、感染、神经损伤、血肿、依赖性等。
一、好处
1.促进血液循环: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可以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这对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不畅、缓解因气血瘀滞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有明显效果。
2.缓解疼痛:针灸能够刺激人体的神经末梢和神经纤维,达到舒筋通络的目的,对于局部肌肉痉挛、颈部僵硬、肩周围关节炎等疼痛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3.调整脏腑功能:中医认为,针灸可以调节脏腑的功能,使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处于平衡状态,从而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这对于改善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各种症状有积极作用。
4.增强免疫力:针灸可以激活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并产生更多的抗体来对抗病原体,从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这对于预防感冒、感染等疾病有一定帮助。
5.辅助治疗多种疾病:针灸还可以用于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如头痛、失眠、胃痛、腹泻、便秘等。通过针灸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坏处
1.局部疼痛:针灸过程中,由于针刺入皮肤,多数人都会感觉到疼痛或不适。这种疼痛一般属于正常的针感,但也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2.感染:如果针灸过程中卫生条件不佳或消毒不严格,可能导致局部感染。因此,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针灸师是比较重要的。
3.神经损伤:如果针灸师操作不当或穴位选择不准确,可能会损伤神经,导致局部麻木、疼痛或功能障碍。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血肿:针灸时可能会刺破毛细血管,导致局部出血或形成血肿。这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应注意观察,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5.依赖性:长期频繁地进行针灸治疗,部分患者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因此,在针灸治疗时应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治疗次数和疗程。
为了充分发挥针灸的疗效并避免潜在的风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条件。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