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表演型人格

表演型人格障碍怎么回事,怎么办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精神心理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表演型人格障碍是B组人格障碍的一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神经生化因素、生物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通过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治疗、辨证行为治疗的方式来处理。

一、病因

1、神经生化因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的功能亢进,5-羟色胺的功能降低,可能会引起表演型人格障碍。

2、生物因素:表演型人格障碍与下丘脑前部的低兴奋阈值有关,与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的低阈值可能起到相互作用。

3、心理社会因素:父母不适当的教养方式,比如过多表扬、赞美和保护等,或者父母本身就有过于表演化、情绪化的性格,也有可能诱发表演型人格障碍。

4、社会文化因素:不同社会文化塑造不同的性格,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出现与家庭状况、社会地位也有一定的关系。

二、治疗

1、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碳酸锂片、丙戊酸钠片、地西泮片等药物来治疗,能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改善焦虑、紧张等不适症状。

2、认知行为治疗:能让患者学会如何在生活中适当表现以及和别人相处,并教会患者正常表达自己的需求。

3、精神分析治疗: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基于自体心理学与客体关系理论的分析来理解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帮助患者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4、辨证行为治疗:通过引导树立正确适当的情绪管理的能力,从而减少继发的自杀冲动、物质滥用、攻击自身等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平时要充实自己的工作和业余时间,培养兴趣爱好,从而弱化、消除负面情绪,增强自我照顾能力。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