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为什么感冒不能打预防针

为什么感冒了不能打预防针

张永明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

预防针通常用于降低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感染的风险。但是感冒时不建议注射预防针,主要原因包括影响病情好转、增加过敏风险、可能导致发热、阻碍预防针发挥作用、对不良反应产生混淆等。
1、影响病情好转:感冒时,其免疫系统处于异常状态。如果在此期间注射预防针,可能会进一步干扰免疫系统,从而影响感冒的恢复。因此,建议在感冒痊愈后再考虑注射预防针。
2、增加过敏风险:感冒期间,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如果对预防针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局部红疹等过敏反应。因此,如果存在过敏体质或对预防针成分过敏的情况,应先咨询医生并采取抗过敏治疗,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
3、可能导致发热:预防针通常含有灭活的病原体,对于免疫力相对较低的感冒患者,注射预防针后可能会受到病原体影响,进而引起发热。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体温,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感。
4、阻碍预防针发挥作用:感冒还可能会引起免疫力的下降。注射预防针的时候由于免疫力下降,预防针的效果也可能会打折扣。
5、对不良反应产生混淆:感冒时,人体处于病毒感染状态,会激发体内的炎症反应。而注射预防针后也会产生炎症反应。因此,当感冒时注射预防针,感冒的症状可能会与注射后的不良反应混淆,从而对于疾病的状态产生不良的影响。
如果感冒症状较为严重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当延迟注射预防针的时间。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