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淋巴结结核出现乒乓般肿物,鉴别诊断是治疗第一步

淋巴结结核出现乒乓般肿物,鉴别诊断是治疗第一步

蒋卫民主任医师

感染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为保洁员,无既往病史,无意间发现左侧颈部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物,两天后患者左侧颈部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物并没有减轻,且逐渐增大,如乒乓球大小。于是在家属陪伴下来到我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淋巴结结核”,经过手术和药物综合治疗后,患者左侧颈部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物基本消失,遂出院。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37岁

【疾病类型】淋巴结结核

【就诊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就诊时间】2021/9/27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病灶清除术)+药物治疗(异烟肼片、布洛芬片等)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7天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患者左侧锁骨上区肿物基本消失,疼痛,低热、盗汗的症状明显缓解


一、初次面诊
患者为中年女性,是一位保洁人员,自述无既往病史,前几天患者无意间发现自己左侧的颈部有个肿物,刚开始跟拇指差不多一样大。于是患者并没有怎么在意,以为是蚊虫叮咬引发的过敏反应。但是两天后患者颈部上的肿物症状并没有减轻,已如乒乓球大小,且逐渐有增大的趋,用手一压能感觉到特别疼痛,还有低热、盗汗的现象出现。患者这时候才意识到不对劲,于是前往我院就诊。患者来到医院后情绪比较紧张,我安慰患者不要着急,先给她做了一系列查体和专科检查。

二、治疗经过
X线检查发现患者淋巴结密度不均匀、边缘不清晰、肿块大小约2.3*3.2CM。为了进一步确诊,随后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出脓性物质少许,穿刺组织数条送病理检查,发现送检淋巴组织可见坏死、急慢性炎细胞浸润及多核巨细胞浸润。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为了进一步确诊排除甲状腺结核,通过CT检查发现左侧颈部见多个大小不一结节状影,边界较清,呈串珠状,CT值约36HU,增强扫描,病灶呈环状强化及结节状强化,未见融合改变。气管居中,管腔无狭窄,无受压或移位。通过一系列检查,终于排除掉恶性肿瘤和甲状腺结核的可能。综合诊断为“淋巴结结核”,收入我科治疗。
患者入院后,我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了患者的病情,在征得患者同意后立刻展开治疗,由于患者淋巴结结核较大,决定采取病灶清除术,首先在局麻下左胸锁乳突肌表面约平环状软骨沿皮纹做长约4cm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开颈阔肌,钝性分离胸锁乳突肌,用拉钩将颈阔肌拉起,钝性分离肿物,将肿物完全切除。术后给予患者口服异烟肼片,抗菌抗结核。给予患者布洛芬片,缓解术后疼痛症状。再给予患者服用吡嗪酰胺片,联合治疗结核病。
三、治疗效果
患者入院后,经过手术和药物综合治疗后,患者左侧锁骨上区肿物基本消失,疼痛,低热、盗汗的症状明显缓解。经过CT复查,发现患者多个大小不一结节状影,边界较清,呈串珠状基本消失,病情恢复情况良好,患者可以出院。出院那天,患者精神比较振奋,对我表达了感谢,看着患者逐渐恢复脸上轻松的笑容,我真心替她感到高兴。
四、注意事项
患者出院的时候,我叮嘱她要做好生活上的护理。
1.淋巴结核要注意日常饮食,多吃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等。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2.保持身体清洁,勤换衣物,流脓患者衣物应分开洗涤,并常消毒或在阳光底下晒干,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及平和的心态,避免精神高度紧张及神经刺激。保持身体健康,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注重劳逸结合。
五、个人感悟
淋巴结结核是结核杆菌通过上呼吸道或随食物在口腔及鼻咽部尤其是扁桃体腺引起的原发灶上感染。后沿淋巴管到达颈部浅深层淋巴结,各部位多为单侧性淋巴结,受累咽部。重发病以上吸收后受累淋巴结核仍继续发展形成冷脓肿或溃疡。本文中的患者有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初期可能没发现,病情严重后来到我院,在医患双方共同的努力下给予手术切除,并搭配药物治疗,效果很好。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