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女乘客公交车上昏迷

女乘客公交车上昏迷

  昨日上午,南京扬子公交501路公交车,一名女乘客突然昏迷,公交车变身急救车,一路连闯信号灯开出生死时速,将晕倒女乘客送往医院。因抢救及时,女乘客已无大碍,再一次上演爱心大片。

  昨天上午10点,南京扬子公交501路公交车行驶到江北大道槽坊段时,坐在公交车前面的一名女乘客突然出现头晕状态,售票员梁师傅发现后,赶忙打开窗户玻璃,担心女乘客一会要呕吐,梁师傅又给女乘客拿来卫生纸,并将一只垃圾桶拿来放在女乘客面前。旁边有乘客还拿来矿泉水,让女子喝,几分钟后,这名女乘客还是支撑不住,一下子晕倒在座椅上。

  梁师傅一边报警,一边向公司领导汇报,自己还搀扶着晕倒在座椅上的女乘客。公交司机陈师傅得知情况和售票员商量后,立即和车上乘客协商,把公交车直接开到医院。

  记者赶到人民医院门口时,载有这名昏迷女乘客的公交车已经连闯几个信号灯,将车开到医院门口,门口两名值巡的协警主动跑上公交车,协助将昏迷的女乘客抬下公交车,并将其抬上早已在此等候的120急救担架,记者在CT室门口找到了正陪护在女乘客身旁的公交车售票员梁师傅和司机陈师傅。

  他们不但帮助女乘客挂号,而且联系上女乘客家人,在医生确定女乘客已经脱离生命危险消息后,梁师傅和陈师傅这才放心离开。

  相关阅读

  突然昏迷的原因

  (一) 病因

  1、血管神经性昏厥

  多见于体质较弱的少女。由于全身小血管突然扩张,回心脏的血液减少,供应脑部的血液相应减少,使脑一过性缺血而致昏厥。常因精神紧张、疼痛、恐惧、焦虑、闷热、疲劳而诱发。

  2、体位性昏厥

  身体位置突然发生改变,例如,从平卧突然坐起或下床;从蹲位突然站起;或在阳光下站立时间过长而发生的昏厥。这是由于平卧时血管的紧张性低,可满足脑的血液供应,而当体位突然改变时,血管紧张度来不及调整,由于重力关系,使大脑暂时缺血而发生昏厥。发作前,病人自觉头晕、恶心、眼前发黑、全身软弱无力、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脉细弱、血压下降,若在坐位或立位时容易失去知觉,躺下卧床几分钟即可苏醒,醒后无后遗症。有些青年男性在清晨起床排尿时也可以发生昏厥,称排尿性昏厥,如果跌倒被撞伤头部是很危险的。

  3、心源性昏厥

  任何心脏病在心排血量减少或暂停时,都可以导致脑缺血而发生昏厥。心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

  4、脑性昏厥

  发生于高血压病、肾炎时的血压突然升高,脑血管痉挛而发生昏厥,常伴有抽搐、暂时性瘫痪和肢体麻木。又可以称为高血压脑病。

  5、低血糖症和代谢病

  过度饥饿引起血糖过低而昏厥。长时间大哭、呼吸过快等引起的呼吸性碱中毒,干扰脑细胞代谢引起昏厥发生。

  (二) 急救措施

  (1) 迅速采取头低平卧体位,解开衣领、皮带,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呼吸道通畅。

  (2) 按压或针刺人中穴。人中穴位于鼻下唇上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

  (3) 脑性昏厥给予降血压治疗,同时吸氧。

  (4) 心源性昏厥常见于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人,应做好心肺复苏的准备,昏厥解除后立即送医院积极治疗原有的心脏病。

  (5) 预防体位性昏厥,当体位变动时动作尽可能轻缓,以免引起大脑一时性缺血而致昏厥。同时要教育孩子适当地进行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对体位变动的耐受力。低血糖时,可让病人喝糖水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有排尿性昏厥病史者,排尿时手应扶着墙,以免跌倒。

  一例十分罕见的“寄生胎”病例近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外科得到成功救治。记者从该院获悉,经过两个小时的手术,寄生胎体已被成功移除,胎儿术后恢复良好,现已出院。

  这位婴儿的母亲是在孕期一次例行产检时发现胎儿异常的。在怀孕近7个月时,医生通过B超发现胎儿腹部内有疑似“肿块”。更令人吃惊的是,在随后的几次检查中,发现该“肿块”还一直“长大”。

  今年5月4日,这位母亲足月剖腹产下女婴贝贝(化名)。“孩子出生后腹部明显肿胀,无法正常进食。”该院儿童外科主任医师李仲荣介绍,通过B超检查发现贝贝腹中“肿块”中有长骨、脂肪等,于是确诊为“寄生胎”,必须尽快安排手术。

  由于“肿块”位于贝贝腹膜后,将周围肠管受压推移改变,贝贝的左肾受压向前外侧移位,左肾血管被包绕,“肿块”周围布满重要结构和器官,因此手术必须格外小心,若不慎造成脏器损伤,可能危及贝贝生命的严重后果。

  5月13日,该院由儿童外科、新生儿科、麻醉手术室等专家的配合下实施了耗时两个小时的手术,最终完整切除了这个“寄生胎”。可以观察到,这个“寄生胎”表面可见四肢雏形,甚至可见肠管结构及软骨、骨组织等结构。

  手术后的贝贝恢复良好,已于两周前出院。李仲荣表示,“寄生胎”也被称为“胎内胎”、“胎中胎”,是孪生胚胎在发育时,一个胚胎被包入另外一个胚胎之中而产生的。这种现象非常少见,发生率仅为50万分之一,“在我30年的从业经历中仅见过两例。”

  相关阅读

  什么是寄生胎

  寄生胎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遗传学上又称“胎内胎”,发病率在五十万分之一,是指完整胎体的某部分寄生有另一个或几个不完整的胎体。

  寄生胎在中国极少见,因其好发部位为腹膜后及腹腔,表现为逐渐增大的腹部包块。被寄宿的新生儿多变现为肚子明显比其他孩子大,但食量不大,偶尔不愿进食、不爱睡觉。

  寄生胎的不同类型

  寄生胎分为同卵寄生和异卵寄生。同卵寄生时,二者基因相同。同卵寄生占绝大多数,异卵寄生世界范围内仅有零星报道,如尼日利亚l例6个月女婴,其腰背部寄生有一个男性寄生胎。

  寄生胎发育程度差别很大,有不同的类型。若两个孪生胎分离不完全,则形成连体胎儿;若小胎儿寄生在大胎儿体内,这种寄生胎称为胎中胎,大多寄生于腹腔内,有的外形近似胎儿,有的器官发育不完整。寄生胎实为被正常胎儿包裹在体内发育不全的小胎。寄生胎与体内畸形瘤有很大区别,畸形瘤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三胚层的衍生物所构成的肿瘤。 因此寄生胎往往带有器官,组织,毛发等*特征。

  通常,寄生胎较小,包在胎儿体内时,难以发现。有的等到孩子长到几岁甚至到成人以后,因病到医院诊治时才被意外地发现。这就是民间常传说「小孩生小孩,男子怀胎儿」的原故。

  寄生胎的形成原因

  孪生又分为真孪生与假孪生两种。凡是母体一次排出两个卵细胞,受精后发育成两个胎儿的,称真孪生;由一个卵细胞受精后发育成两个胎儿的,也称真孪生。

  一般寄生胎发生在真孪生胚胎中,它是由胚胎期的内细胞群分裂为两团细胞,形成两个发育中心。若两个内细胞群的细胞团同样大小,且持续正常,便发育成双胞胎;如果两个细胞团一大一小,且小的发育不良,就有可能被包入另一团的内细胞群所发育的胎儿体内,成为包入性寄生胎,又称「胎中胎」。因此,寄生胎与寄主都是孪生的兄弟或姐妹。

  谈到这种寄生胎,遗传学专家认为,有20%以上的妇女受孕后会出现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胎儿的现象,但等到胎儿发育到4~5个月时便只剩下一个了。

  妇产科医生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少产妇在拍X光检查或B超检查时,被告知是双胞胎,但分娩时却只有一个胎儿。出现这种现 象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胎儿着床不隐,除了一个胎儿扎根外,其余的被母体以某种方式吸收掉;另一种即「同室操戈」现象,一个强壮的胎儿为了争夺母体营养,将另一个或几个弱小的胎儿吸收掉或遏制其发育,或将其孪生兄弟的胚胎吸收包裹在自己的体内。这就是寄生胎儿,就可能是「同室操戈,相煎太急」的结果。

  由于「遗漏孪生症」所形成的寄生胎是由一个结缔组织包裹,故寄生胎发育都极不完全。它们随寄生的发育而缓慢增大,多数可长到200~600克大小不等,最大者可达2600克。寄生胎的存活年限可随寄生的年龄增长而存活很久,最长可达30~40年,但多数在寄主幼小时出现不适症状而通过手术取出寄生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