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女婴腹中竟有“胎儿”
一例十分罕见的“寄生胎”病例近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外科得到成功救治。记者从该院获悉,经过两个小时的手术,寄生胎体已被成功移除,胎儿术后恢复良好,现已出院。
这位婴儿的母亲是在孕期一次例行产检时发现胎儿异常的。在怀孕近7个月时,医生通过B超发现胎儿腹部内有疑似“肿块”。更令人吃惊的是,在随后的几次检查中,发现该“肿块”还一直“长大”。
今年5月4日,这位母亲足月剖腹产下女婴贝贝(化名)。“孩子出生后腹部明显肿胀,无法正常进食。”该院儿童外科主任医师李仲荣介绍,通过B超检查发现贝贝腹中“肿块”中有长骨、脂肪等,于是确诊为“寄生胎”,必须尽快安排手术。
由于“肿块”位于贝贝腹膜后,将周围肠管受压推移改变,贝贝的左肾受压向前外侧移位,左肾血管被包绕,“肿块”周围布满重要结构和器官,因此手术必须格外小心,若不慎造成脏器损伤,可能危及贝贝生命的严重后果。
5月13日,该院由儿童外科、新生儿科、麻醉手术室等专家的配合下实施了耗时两个小时的手术,最终完整切除了这个“寄生胎”。可以观察到,这个“寄生胎”表面可见四肢雏形,甚至可见肠管结构及软骨、骨组织等结构。
手术后的贝贝恢复良好,已于两周前出院。李仲荣表示,“寄生胎”也被称为“胎内胎”、“胎中胎”,是孪生胚胎在发育时,一个胚胎被包入另外一个胚胎之中而产生的。这种现象非常少见,发生率仅为50万分之一,“在我30年的从业经历中仅见过两例。”
相关阅读
什么是寄生胎
寄生胎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遗传学上又称“胎内胎”,发病率在五十万分之一,是指完整胎体的某部分寄生有另一个或几个不完整的胎体。
寄生胎在中国极少见,因其好发部位为腹膜后及腹腔,表现为逐渐增大的腹部包块。被寄宿的新生儿多变现为肚子明显比其他孩子大,但食量不大,偶尔不愿进食、不爱睡觉。
寄生胎的不同类型
寄生胎分为同卵寄生和异卵寄生。同卵寄生时,二者基因相同。同卵寄生占绝大多数,异卵寄生世界范围内仅有零星报道,如尼日利亚l例6个月女婴,其腰背部寄生有一个男性寄生胎。
寄生胎发育程度差别很大,有不同的类型。若两个孪生胎分离不完全,则形成连体胎儿;若小胎儿寄生在大胎儿体内,这种寄生胎称为胎中胎,大多寄生于腹腔内,有的外形近似胎儿,有的器官发育不完整。寄生胎实为被正常胎儿包裹在体内发育不全的小胎。寄生胎与体内畸形瘤有很大区别,畸形瘤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三胚层的衍生物所构成的肿瘤。 因此寄生胎往往带有器官,组织,毛发等*特征。
通常,寄生胎较小,包在胎儿体内时,难以发现。有的等到孩子长到几岁甚至到成人以后,因病到医院诊治时才被意外地发现。这就是民间常传说「小孩生小孩,男子怀胎儿」的原故。
寄生胎的形成原因
孪生又分为真孪生与假孪生两种。凡是母体一次排出两个卵细胞,受精后发育成两个胎儿的,称真孪生;由一个卵细胞受精后发育成两个胎儿的,也称真孪生。
一般寄生胎发生在真孪生胚胎中,它是由胚胎期的内细胞群分裂为两团细胞,形成两个发育中心。若两个内细胞群的细胞团同样大小,且持续正常,便发育成双胞胎;如果两个细胞团一大一小,且小的发育不良,就有可能被包入另一团的内细胞群所发育的胎儿体内,成为包入性寄生胎,又称「胎中胎」。因此,寄生胎与寄主都是孪生的兄弟或姐妹。
谈到这种寄生胎,遗传学专家认为,有20%以上的妇女受孕后会出现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胎儿的现象,但等到胎儿发育到4~5个月时便只剩下一个了。
妇产科医生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少产妇在拍X光检查或B超检查时,被告知是双胞胎,但分娩时却只有一个胎儿。出现这种现 象有两种原因,一种是胎儿着床不隐,除了一个胎儿扎根外,其余的被母体以某种方式吸收掉;另一种即「同室操戈」现象,一个强壮的胎儿为了争夺母体营养,将另一个或几个弱小的胎儿吸收掉或遏制其发育,或将其孪生兄弟的胚胎吸收包裹在自己的体内。这就是寄生胎儿,就可能是「同室操戈,相煎太急」的结果。
由于「遗漏孪生症」所形成的寄生胎是由一个结缔组织包裹,故寄生胎发育都极不完全。它们随寄生的发育而缓慢增大,多数可长到200~600克大小不等,最大者可达2600克。寄生胎的存活年限可随寄生的年龄增长而存活很久,最长可达30~40年,但多数在寄主幼小时出现不适症状而通过手术取出寄生胎。
我市人社、财政、卫计、物价等四部门日前联合出台“扬州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方案”,坚持“科学合理、总额控制、激励约束、谈判协商、互利共赢”的原则,从原来单一的“一个项目一报销”方式,改为建立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和按服务项目付费等结合的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此举有利于强化医保基金收支预决算管理,全面实施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制度,稳步推进符合条件的住院大病按病种付费,扩大实施日间手术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及覆盖面。
根据“实施方案”,这次改革实施范围为:扬州市区(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和生态科技新城)和各县(市)范围内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本统筹区范围内各定点医疗机构产生的住院医疗费用。
“实施方案”明确了阶段性目标任务,建立按病种付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市按病种付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2016年,各统筹区实施以总额控制为基础,建立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和按服务项目付费等结合的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建立健全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之间的谈判协商与风险分担机制。到2020年,逐步建成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相适应,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复合式医保支付制度。
建立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根据“实施方案”,各地12月底前将总额控制指标细化落实到各定点医疗机构,并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对不同类别与级别定点医疗机构的差别化支付政策,注重向基层倾斜,使定点基层医疗机构的指标占有合理比重,促进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制度的建立,支持合理有序就医格局的形成。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可探索将高额医疗费用、日间手术按病种付费的费用单列在总额控制指标之外结算的办法。
医保经办机构根据总额控制制度要求,建立信息系统结算预警功能的同时,建立健全医保服务医师协议管理制度,将医保监管从定点医疗机构向医师延伸,医疗机构要将参保人员住院期间自费(医保目录范围以外)医疗费用控制在住院总费用的8%以内,切实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负担,进而可从源头上杜绝医务人员开大处方、人情方、搭车开药、滥施检、乱收费等违规行为。( 古月)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举措
改革前 单一的“一个项目一报销”支付方式
改革后 建立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和按服务项目付费等结合的复合式支付方式
目标
2016年 各统筹区实施以总额控制为基础,建立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和按服务项目付费等结合的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到2020年 逐步建成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相适应,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复合式医保支付制度。
相关阅读
2016互联网医疗开启“秩序重构”
走过2014年“爆发元年”,经过2015年“资本逐鹿”,2016年互联网医疗会否迎来颠覆性发展?政策红利逐步释放,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互联网 医疗又能否就此击破“看病难、看病贵”等传统医疗痛点?闻康集团高级战略副总经理兼品牌总经理吴秀刚给出了这样几个关键词——秩序重构、趋于理性、适者生存。
互联网医疗“秩序重构”任重道远
作为能够提供全面综合服务的一站式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和互联网医疗领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闻康集团旗下有一个被大众所熟知的网站——寻医问药 网,这是中国最早探索和实践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平台之一。寻医问药网成立于2004年,深耕细作十余年,同时也见证了互联网给百姓医疗带来的渗透与改变。
“在闻康集团的互联网医疗生态布局里,互联网医患服务是重要一环,这一环主要由集团旗下寻医问药网承担。从百姓的角度看,寻医问药网帮助百姓提 供查找健康资讯,在线完成疾病自查,在线咨询、电话医生、家庭医生、线下陪诊、诊后随访、用药指导和健康管理等服务,目前已有超过1亿的注册用户,其中超 过78%为患者及患者家属。”吴秀刚介绍说,目前寻医问药网不断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医疗设备等先进技术,围绕患者、医生、医院、药企,已经搭建并形成了互联网医疗服务产业链条的完整布局和生态体系建设。
当然,对于这样一个平台来讲,未来无论如何发展,市场如何变化,其首要任务必须是为患者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这也正是互联网医疗的本质,就是 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思维让医疗更便捷更高效。互联网不能代替医疗,但可以让医疗更便捷;互联网不能看病,但可以让看病更简单。互联网并不是要颠覆医疗,而是 让百姓医疗变得更便捷,为大家提供专业有效的解决方案。”
-
老年人不宜多走卵石路在一些城市的居民小区内,用鹅卵石铺就的健身路往往成为健身爱好者特别是老年人的钟爱。但运动医学专家却指出,老年人长时间走这
-
日本流行福寿操可助老人睡眠如果你能在睡前做好6个动作,对改善老年人的睡眠会很有帮助。第一节活动脖颈:头向前倾,直到感觉肌肉有些抽紧,持续10秒钟。前
-
玉米粒饼的做法_玉米粒饼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玉米粒饼是很常见的,对这样食物吃的时候,完全是可以放心进行,吃这类食物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不过在
-
清炖羊排的家常做法_羊排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羊排其实就是羊身上肋骨的部位。羊肉在冬天是非常流行的,很多人都喜欢
-
糖衣花生米的做法 _花生米_怎么做_家常做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糖衣花生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零食,在超市里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精品包装的和散装零售的。其实糖衣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