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冠心病

冠心病的致病机制和多发人群有哪些

来源:寻医问药网
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脏疾病,其致病机制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病变,其特点是血管内膜出现脂质沉积、纤维化及钙化等改变,使得血管内径逐渐变窄、弹性下降,血流受到阻碍,进而导致心肌缺血。
冠心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十分高,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多数冠心病患者的年龄较大,男性多于女性,且在某些族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食不良、缺乏运动等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此外,遗传因素、气候、心理因素等也可能影响冠心病的发生。
冠心病患者常出现胸闷、心悸、疼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心肌梗死。治疗方面,包括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脉手术治疗等方式,以改善血管供血,减少冠脉痉挛、稳定斑块、扩张心肌血管等措施来缓解症状和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为了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应该加强预防,如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展,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戒烟戒酒、保持正常的体重等。在医疗方面,应该定期进行体检和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和诊治早期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