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妇产科 > 妇科 > 健康生活

正视老年人的“特殊行为”

正视老年人的“特殊行为”

人到老年,难免会做出一些和年轻时大相径庭,让周围人竞相侧目的举动。其实,在这些举动的背后,反映出老年人特殊的心理状态。

执着权威

典型表现:很多老年人非常在意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喜欢指挥、批评年轻人,替子女做主。如果子女不听从,或有事不和他们商量,便会大发脾气。

心理解读:进入老年后,由于各方面功能逐渐下降,使得很多老年人失去了往日的自信,担心被子女忽视、嫌弃。为了找回自信,老年人往往通过维系自己在家“权威”的地位来获得子女的重视。因此,晚辈有事应多和长辈商量,尽量让他们说一些决定性的话,使他们保持自信和权威的感觉。

一毛不拔

典型表现:很多老年人虽然拿着不低的退休金,仍然省吃俭用,还有的为了买便宜菜,即使行动不便也要挤公交车去很远的地方买。

心理解读:现在的老年人大多经历过困难时期,他们对贫穷的体验太过深刻,早已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此外,对钱过分在意,也是出于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得什么病,花多少钱的危机感。因此,子女要充分理解老年人这种心理,不要单纯地将其理解为“吝啬”,并且在经济上多给老年人一些支持。

依赖子女

典型表现:大多数老年人没有和子女共同生活,这使得他们极为孤单。有的老年人规定子女必须周末看看自己,一旦子女说有事不能回家,便不高兴;还有的执意和已婚的子女同住,给小夫妻带来诸多“不便”。

心理解读:老年人害怕孤单,子女结婚让他们感到亲情被削弱,不能适应独自生活,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成立了新家庭。越是见不到子女,这种感觉就越强烈。其实这是一种分离焦虑的表现,我们应多给老年人一些关心,常回家看看,让老年人时刻感受到自己并没有失去亲情,仍然受到孩子的爱护。

热衷保健品

典型表现:很多老年人平时不舍得花钱,但买保健品却是一掷千金。比如轻信商家的虚假宣传,造成财产被骗;身体不舒服不愿到医院,反而每天准时到一些保健机构做一些所谓的“养生疗法”。

心理解读:由于对健康的关注与日俱增,使得老年人认为“花钱买健康”是件很值得的事情。并且,很多老年人经济状况尚可,空闲时间多,空虚寂寞,容易被保健品推销员的热情服务所吸引。作为子女,不仅平时要多看看老年人,还应当给老年人订购一些健康方面的书报,让其对健康有个理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