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人的八种心理需求
老人为何喜怒无常
人老了,情绪会不知不觉发生变化。有的老人变得多愁善感,易激动,常为小事大发脾气;有的老人对周围事物总看不惯,不称心;有的老人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劝告;有的老人则变得郁郁寡欢,情绪低落。
情绪的变化不是老人的错,是生理因素造成的。人到老年,大脑和其他生理机能开始退化,大脑衰老了,情绪控制力就会下降,遇事就不能很好地调适自己,这就有可能导致心理上失常。年纪大的老人,身心健康状况多不理想,身患多种疾病,记忆、思维能力也在衰退,他们会为此而陷入苦恼和焦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受到子女的歧视或抱怨,他们会感到被抛弃。
情绪的变化也有些是社会角色转变带来的。有人调查过,工人退休前后的心理感受变化不大,他们退休后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有更充裕的时间料理家务、消遣娱乐和结交朋友,并且有足够的退休金和公费医疗,所以内心比较满足,情绪较为稳定,社会适应良好。干部退休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些老人在退休之前,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联系,退休以后,生活的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广泛的社会联系骤然减少,这使他们感到很不适应。
老人的八种心理需求
孝敬老人不能只是给吃给喝,更重要的是心灵关注,懂得尊重、宽容,尽量满足老人的心理需要。概括起来,老人有八种心理需求:
1.健康需求
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理,家人应多与老人交心、谈心,开阔老人的心胸。
2.和睦需求
全家和睦,邻里关系融洽,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3.尊敬需求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可能会情绪低落,如果再得不到家人的尊重,就会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不愿出门,长期下去,则会引起抑郁和情绪低沉,为各类疾病埋下祸根。
4.依存需求
人到老年,希望得到关心照顾。作为子女,唯有孝顺,才会使老人感到老有所依。
5.安静需求
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有些老年人就怕过星期天,因为子女、儿孙相聚,总是乱哄哄地度过一天,对老年人来说,这样的星期天是“苦恼的星期天”。
6.作为需求
退休的老年人大多尚有精力、能力和爱好,因此,应让老人发挥余热,老有所为。
7.求偶需求
老年人丧偶后生活十分寂寞,子女照顾也非长久之计,所以,如果老年人有再婚的想法,子女应该支持,让其欢度晚年。
8.支配需求
老年人原来为一家之主,退休后地位可能受到影响,因此,晚辈们应适当满足老人的一些支配权。
-
男人的健康饮食男人需要健康,有时候饮食上的调理比服用任何药物都要强。 1/2瓣生蒜防肠癌 对爱胡吃海塞的男人来说,肠癌比较喜欢“
-
饭后吃冷饮容易消化不良很多人习惯饭后吃冷饮,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许多人更有这样的习惯,事实上饭后吃冷饮并不是一个好的健康生活习惯。 有研究显
-
夏天吃糯米好处多糯米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谷类食品,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含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B1、B2等。中医认为,糯米性
-
几类食物常吃伤害大脑1. 过咸食物: 人体对食盐的生理需要极低,成人每天7克以下、儿童每天4克以下就足够了。常吃过咸食物会损伤动脉血管,影响脑
-
竹笋的营养价值及其食用方法竹笋是竹的嫩茎,它肉质细嫩,松脆可口,滋味鲜美.古往今来,它一直被视为菜中珍品,有"山珍"之誉,有"蔬菜第一品"美称。历代文人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