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妇产科 > 妇科 > 健康生活

越幸福越长寿

越幸福越长寿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所以,心理学家研究“幸福”时用了一个更准确的名词,叫作“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生活满意、高水平的正性情感(积极情绪)、低水平的负性情感(消极情绪)。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心情愉悦,充满爱和关怀,很少失望、沮丧,则说明他具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

心理学家们的研究结论是:幸福感是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乐观者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其抑郁水平较低,反之他的抑郁水平较高。

●长寿修女的秘密

空气、水、食物、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这些都有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寿命。在普通人群中,因为有太多的混淆变量,使得科学家无法分离出影响寿命的真正原因。

马丁·塞利格曼的著作《真实的幸福》中,记录着这样一个研究案例:

修女们过着有规律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她们吃同样的食物,不抽烟也不喝酒,她们有相似的生育史和婚史,她们都没得过性病,拥有相同的社会地位和医疗条件。所以,各种影响判断的外在因素,在修女这个人群中似乎都被剔除。但是,修女们的寿命和健康情况仍然有很大差异。

一个叫欧潘的修女,98岁时仍然很健康,几乎没有生过病。相反,另一个叫丹那莉的修女,在59岁时中风,不久就过世了。科学家可以确定的是,修女的生活形态、饮食习惯、医疗条件都不是丹那莉早死的原因。

心理学家们研究了180位修女的自传后,一个惊人的差异显现出来:幸福感与寿命长短直接相关。

欧潘修女经常使用“非常愉快”、“很开心地期待”这些积极的字眼表达幸福感;相反,在丹那莉修女的自传中,找不到一丝积极气息。

用心理学量表给这些修女们的幸福感评分后,人们发现,有幸福感的修女90%年过85岁仍然活着,没有幸福感的修女只有34%仍然在世。同样,有幸福感的修女,到94岁,仍有34%的人在世,而没有幸福感的修女,只有11%仍然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