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男童脑损伤痛不欲生 父母含泪请求"安乐死"遭拒
安乐死多年来一直备受争议,不过在我国仍属于法律的一个禁区。近日,安徽一名男童严重脑损伤,父母看着勉强维持生命的儿子痛不欲生,含泪请求为孩子实施安乐死。但是,再大的痛苦,也不能捅破法律这一禁区。
求安乐死者屡见不鲜
安徽霍邱一岁四个月大的男孩在父亲上班的快递公司内被传送带卡住,导致严重脑损伤。在当地医院抢救后,于1月13日出院。患者家属称,现在孩子除眼睛能动,全身无法活动,无法张嘴说话,全靠吸氧维持呼吸。父母整日以泪洗面,曾经向医院和民政部门提出给孩子实施安乐死,均遭拒绝。
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类似安乐死相关事件远非孤例。
就在本月初,苏州儿童医院门口,一位女士抱着两月大婴儿跪在地上哭,一位男子在旁边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宝宝求安乐死,因病无法治愈,每天忍受着痛苦。这名患儿出生后不久就患上了一种罕见的怪病,嘴唇发紫,全身抽搐,得了严重的高胰岛素血症。经手术,目前宝宝胰腺已被切除95%。父母实在不忍心孩子遭受这样的痛苦,因此请求为孩子实施安乐死。目前经多方救助,症状已稍有缓解。
采访中,多家医院临床医生告诉记者,不少晚期癌症病人都有过安乐死的请求。
禁区下的争议走向何方
法学专家称,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安乐死这一说法。亲人重病,家人想为其终结痛苦,心情可以理解,但谁也无权主动剥夺病人的生命。如果家人给病人实施安乐死,就可能触犯我国刑法,构成故意杀人罪,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法学专家表示,安乐死既涉及法律,更涉及人类生命伦理。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安乐死立法的国家。为了避免滥用,造成非正常的死亡,荷兰安乐死合法化法案本身规定了非常严格的条件。即便如此,安乐死依然争议不断。仅2010年度,荷兰实施的3200件安乐死事件中,就约有72%的案件涉嫌故意杀人。安乐死的条件一般是病人遭受着躯体上的极端痛苦,但现在却越来越多被解释为精神上的痛苦。
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介绍,允许病人选择安乐死的前提应是,亲人、医疗机构、社会慈善组织尤其是政府救济均已充分尽到了挽救生命的责任。而我国的现状是,因无钱医治而不得不放弃治疗而等死的现象决非个别。如果一旦法律允许安乐死,将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关新闻推荐:法国或允许绝症患者安乐死
-
男人的健康饮食男人需要健康,有时候饮食上的调理比服用任何药物都要强。 1/2瓣生蒜防肠癌 对爱胡吃海塞的男人来说,肠癌比较喜欢“
-
饭后吃冷饮容易消化不良很多人习惯饭后吃冷饮,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许多人更有这样的习惯,事实上饭后吃冷饮并不是一个好的健康生活习惯。 有研究显
-
夏天吃糯米好处多糯米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谷类食品,除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含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B1、B2等。中医认为,糯米性
-
几类食物常吃伤害大脑1. 过咸食物: 人体对食盐的生理需要极低,成人每天7克以下、儿童每天4克以下就足够了。常吃过咸食物会损伤动脉血管,影响脑
-
竹笋的营养价值及其食用方法竹笋是竹的嫩茎,它肉质细嫩,松脆可口,滋味鲜美.古往今来,它一直被视为菜中珍品,有"山珍"之誉,有"蔬菜第一品"美称。历代文人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