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分裂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类疾病。同一种疾病的致病原因是相同的,而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精神分裂症有多种病因,不同患者的致病原因可以不同,精神分裂症是根据临床现象特征归类的一类精神疾病。常表现为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但是一般不会影响到患者的意识和智能。男性患者首次发病一般在20岁左右,女性患者发病时间稍晚,在25-30岁左右,很少有人在45岁之后,或者在青春期之前发病。许多杰出人物曾患有精神分裂症,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为人类科学和文化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电影“美丽心灵”主人公的原型、美国天才数学家约翰.纳什就患有精神分裂症,但他却在数学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在晚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中国,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655/10万人。
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是患者精神活动表现与环境明显不协调、“分裂了”。或者是患者自己的各种精神活动之间不协调、“分裂了”。精神活动分裂是对疾病的抽象概括。具体地说,精神分裂症可用“乱”,“疑”,“呆”,“懒”四个字加以概括。“乱”是指行为紊乱,语言紊乱和表情怪异。“疑”即猜疑,是指患者对周围的人和事无端怀疑,别人无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说服他。“呆”是目光呆滞,表情茫然,动作减少。这里的“懒”不是好逸恶劳的道德问题,而是对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多方面的不参与和被动,严重者的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
并不是所有行为异常都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虽然常见,但毕竟只是精神障碍中的一种。如果不是精神卫生工作者,那么他就不可能具备诊断“精神分裂症”的专业知识。对行为明显异常的亲友,最好能到正规医院找精神科医师看看,做出明确诊断,以利于患者的障碍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相应的处理。
对于病人家庭来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异常行为可以妨碍家中每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不对患者进行治疗,意味着这种妨碍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家属不把患者送到医院去治疗,主要原因是有一些错误的观念。治疗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形象。有病不治只能让病人白白受疾病的折磨,不能及早治疗,将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给以后的治疗带来麻烦。众所周知,小疖子及时治疗,可以不留痕迹。如果发展成为痈肿,那就只能切开排脓,以后留下个疤痕。这些疾病早期治疗的意义,大家都明了。因延误早期治疗,给精神分裂症患者带来的麻烦,又不像痈肿疤痕那样容易被人认识和理解,只有精神科医生和慢性患者的家属有深刻体会。
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并无明显的暴力倾向,相反,患者常常更喜欢一个人待着。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之后也不太可能由于病情本身而引发暴力行为。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时可能会很暴躁,但一般都发生在家中,而且暴力行为一般都是针对家庭成员。
尽管目前还难以“根治”精神分裂症,但是早期给予有效的治疗确实能够缓解病情,早期、合理的治疗能够使2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获得很大改善,并且患者能够相对独立地生活,早期、合理的治疗能够使另外2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但仍需要多方面的支持。精神分裂症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症状,每个人对于药物的反应都有所不同,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对阳性症状的效果较好,但对阴性症状的效果欠佳,而且会引发震颤、肌肉痉挛等副作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奥氮平等)还能控制阴性症状,而且更为安全。心理治疗也被称为“社会心理治疗”,能帮助那些经过药物治疗已经获得稳定控制的患者更好地康复。社会心理治疗包括:教育患者更主动地参与治疗、康复治疗、家庭成员的教育、认知行为的训练、患者互助活动。
有人说精神分裂症就不能结婚。这种说法不妥,我国婚姻法并没有这种规定,婚姻法只规定医生认为不能结婚的疾病患者不能结婚,有些长期不愈、生活难以自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应结婚。当然,时机应选在病情稳定,一切如常人的时候最好。精神分裂症的预后是多样的,说精神分裂症肯定好不了的说法是片面的,不符合实际的。精神分裂症的确有复发的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好不了。对许多患者来说,适当的预防治疗就可以控制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有许多患者经过预防治疗,能持久的享受正常生活,十多年未复发。他们中间有的人,在事业上还相当成功。精神分裂症的康复和预防能否成功,不仅与疾病的生理因素有关,还与治疗、心理、文化和社会等因素有关。
Q Q:2355767438
电话:400-8591-200
邮箱:zjft#xywy.com发邮件时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