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的“五味”分析
中医里面讲究中药有“四气五味”,其中五味就是指中药的性味,辛、甘、酸、苦、咸属于哪一种,下面是中药五味的分析。
药物中的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之滋味,不同的药味,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此外,尚有淡、涩二味,习惯上淡附于甘,酸与涩功效相似,不另立淡涩,仍以五味为主。
1、辛味 口尝有麻辣或清凉感,有的具香气,能发散解表、行气活血、温肾壮阳,适用于外感表症、气滞血瘀症、风寒痹症、肾阳虚亏症等。如荆芥、紫苏、陈皮、木香、当归、郁金、韭菜子、蛇床子、菟丝于等。
2、甘味 口尝味甜,能调和脾胃、补益气血、缓急止痛,适用于机体虚弱,功能不足之症,和某些拘急挛痛,并能调和药性,如甘草、党参、熟地、饴糖、黄精、枸杞子等。
3、酸(涩)味 具收敛、固涩作用,适用于自汗、盗汗、久泻脱肛、尿频失禁、遗精带下、崩漏下血等症。如龙骨、牡蛎、山茱萸、赤石指、禹余粮、罂粟壳、桑蝶蛸、覆盆子、芡实、莲子、金樱子、陈棕炭、仙鹤取等。
4、苦味 能清热解毒、燥湿、泻火、降气、通便,适用于热症,湿热症、痈肿疮疡、喘咳、呕恶等症,如山栀、大黄、黄连、苦参、杏仁、厚朴等。
5、咸味 能软坚散结、泻下通便、平肝潜阳,适用于大便秘结、瘰疬痰核、瘿瘤、肝阳头痛眩晕,如海藻、昆布、芒硝、肉苁蓉、羚羊角、石决明等。
气(性)、味是药物性能的两个方面,两者密切联系,共存于一体之中,决定着药物不同的功能和主治,因此,必须把气和味两者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做到对药物的全面认识和正确使用。如同性药物有五味之差,同味药物各有四气之不同,同一温性药物有辛温(苏叶、生姜),酸温(五味子、山萸肉)、甘温(党参、白术)、苦温(苍术、厚朴)、咸温(蛤蚧、肉苁蓉);同一辛味药物有辛寒(浮萍)、辛凉(薄荷)、辛
温(荆芥)、辛热(附子)、辛平(佩兰)。性味组合相同的同类药物,其主要作用大致相近,如苏叶、荆芥、葱白均辛温,都有发汗解毒的作用。性味不同的药物,功效有别;性同味异、味同性异功效上有相同和相异之点,如同为寒性之药,它们共同之处为清热,由于味异而不同之点更多,栀于苦寒清热泻火、凉血解毒,芦根甘寒清热生津,浮萍辛寒疏散风热、利水退肿;地龙咸寒清热定凉,通痹平喘,五倍子酸寒
收敛降火。又如同为甘味之药,共同之处均有补益作用,然黄芪人参甘温补气、石斛、天花粉甘寒清热生津,柏子仁甘平养心安神。更有一性而兼两种以上味者,体现了药物作用的多面性,如桂枝辛甘温,当归甘辛温,按药物功效之主次,药物的味亦有一定的序列。
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研究中药的作用,仅仅依据药物的四气五味是远远不够的,各种药物的作用,都是它含有成分的生理效应,是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如辛味药含挥发油、皂甙,甘味药含糖类及一些营养物质,酸味药含有机酸等,苦味药含生物碱、黄酮类物质,咸味药含有一些无机盐类物质,所以必须引进现代药化、药理等科技知识加以研究、整理、提高。
-
风湿病康复要注意什么?风湿病的患者要经常做按摩,能有效缓解风湿关节炎的疼痛感,能促进血液循环的有效环节关节的活动性,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能够增
-
中医上说民间“九九”是什么呢天文专家介绍说,“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它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
-
脾虚的5个症状是什么呢脾虚是中医的一个术语,你了解过自己的身体器官吗?小编今天就为你讲解有关脾的知识。脾的功能是消化饮食,把饮食的精华运输全身
-
寒性体质的人如何通过中医治疗呢很多人经常会手脚冰冷,为啥会这样,其他人为啥么事呢?人类的体质有多种,如寒性体质,热性体质,平和体质等,他可能是寒性体质
-
刮痧可以刮哪些部位吧你了解自己的脾脏吗?你知道他的功能作用是什么吗?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承担着过滤和储存血液的作用。这用重要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