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术语:小暑大暑 上蒸下煮
中医术语:小暑大暑 上蒸下煮。“小暑”和“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旺盛的时候,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人们夏季养生要注意节气的变化。
小暑以后,暑热的天气特点更加突出,*出汗多,消耗大,很多人入伏后,体力都有所下降,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出现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口苦苔腻、胸腹胀闷、体重减轻等征象,所以中医养生强调补充体力,均衡营养,解热防暑。
小暑、大暑季节不宜吃得太油腻辛辣,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菌类(香菇、口蘑)、鱼类和海带等对身体很有益处,亦可喝些消暑粥:荷叶粥取荷叶1张, 粳米100克,煮粥加少许白糖,有防暑利尿和降压的功效;莲藕粥莲藕200克,洗净切片,与粳米100克同熬成粥,加白糖少许,有益气养阴、健脾开胃之功;扁豆粥扁豆、大米各100克,红枣20克,共煮粥,加少许白糖,有健脾和胃、化湿止泻的功效。
小暑黄鳝赛人参
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小暑前后,鳝鱼最为鲜美,可用于滋补。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调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吃黄鳝,可预防夏季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还可保护心血管。
按照中医“春夏养阳”的原则,一些冬季常发而以阳虚阴寒为主的慢性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多可通过伏夏的调养,使病得以好转,甚至痊愈。这就是中医所称的“冬病夏治”的方法。饮食调养上应以适量、清淡、富有营养为宜,黄鳝、泥鳅作为冬病夏治的保健饮食,均是不错的选择。
还可自制解暑茶饮
1.荷花茶:取鲜荷花6朵,加水煎3分钟代茶饮,可清暑利湿;绿豆酸梅茶取绿豆100克,酸梅50克,加水煎20分钟,加少许白糖代茶饮,可清热、解暑。
2.西瓜番茄汁:西瓜半个,去皮、籽,番茄3个沸水冲烫,剥皮去籽,二者同时绞汁,两液合并,随量饮用。此汁有清热、生津、止渴的作用。
-
风湿病康复要注意什么?风湿病的患者要经常做按摩,能有效缓解风湿关节炎的疼痛感,能促进血液循环的有效环节关节的活动性,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能够增
-
中医上说民间“九九”是什么呢天文专家介绍说,“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它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
-
脾虚的5个症状是什么呢脾虚是中医的一个术语,你了解过自己的身体器官吗?小编今天就为你讲解有关脾的知识。脾的功能是消化饮食,把饮食的精华运输全身
-
寒性体质的人如何通过中医治疗呢很多人经常会手脚冰冷,为啥会这样,其他人为啥么事呢?人类的体质有多种,如寒性体质,热性体质,平和体质等,他可能是寒性体质
-
刮痧可以刮哪些部位吧你了解自己的脾脏吗?你知道他的功能作用是什么吗?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承担着过滤和储存血液的作用。这用重要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