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身体“着火”

别让身体“着火”

中医的理论,西医则认为这种说法太笼统。
上火有着更深层次的意思,也就是上火的一些广义的症状,比如胃火可以有胃疼、大便干、口臭等症状,肺火可以有咯血、咳嗽、黄痰等症状,肝火会有一些烦躁、失眠、女性会有乳房胀痛,心火就会心悸失眠、心烦。 
    *里本身是有火的,如果没有火那么生命也就停止了,也就是所谓的生命之火。当然火也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如体温应该在37度左右,如果火过亢人就会不舒服,会出现很多红、肿、热、痛、烦等具体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火则生、无火则死,正常意义上说来火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必须的,超过正常范围就是邪火。不正常的火又分为虚火和实火,正常*阴阳是平衡的,对于实火来说阴是正常的但是阳过亢,这样就显示为实火。另一种情况阳是正常的阴偏少,显得阳过亢,这样就显示为虚火。
  按中医理论,五脏六腑皆有阴阳之气,阴阳失衡的话就会有所谓的阳火或虚火上升的表现了,具体还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定。

 虚火一般是指阴虚而导致火升的病理现象。阴虚有五脏之阴偏虚与精、血津液等亏损的不同情况。阴虚则阳气相对亢盛,易于导致虚火上升,故虽见火升征象,实为阴虚所引起。临床表现为咽喉干痛、颧红唇赤、心烦少寐、脉细数等。
胃火相对于虚火而言,是实火的一种。指胃热炽盛化火的病理现象,若胃火炽盛,可沿足阳明胃经上炎,临床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并可见嘈杂易饥、便秘等证。 

    肝火乃火之一种,是指肝亢的病理现象。由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或肝热素盛所致,与情志激动过度也有一定关系。临床多见目赤、易怒、头痛、胁痛、口苦、吐血、咯血、脉弦数等证。

    命门火衰是指肾阳衰微的病理现象。肾阴和肾阳相互依存,故命门火衰多由元气虚弱或肾精耗伤所致。临床上可见下元虚冷的证候,如精神痿顿、腰酸、肢冷、阳痿、滑精、小便清长或黎明泄泻、水肿等证。

    降火法是指治疗热盛火升的一种方法。“火”有虚火、实火的区别,故治疗亦有不同。(1)降虚火,指用滋阴降火的药物,以治疗阴虚火升的咽痛、咯血、颜面升火、虚烦易怒、眩晕失眠、舌红口燥、脉细数等证。常用药物如玄参、生地、丹皮等。(2)降实火,指用清泄降火等药物,以治疗肝火上升的目赤、头痛或胃火炽盛的齿痛、便秘等证。常用药物如龙胆草、黄芩、大黄、生石膏等。